精工细作解难题 创新突破促发展
本报记者 陈彤
多路阀作为工程机械的 “神经中”,其精度与性能直接关乎着挖掘机、起重机等“钢铁巨兽”的力量输出、动作精度与作业效率,是装备制造业皇冠上不可或缺的明珠。当太重集团榆次液压工业有限公司吹响多路阀产能提升、核心技术突破的攻坚号角时,一支由8名平均年龄仅30岁的青年骨干组成的突击队应运而生,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这支队伍汇聚了来自生产一线的精华: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技术精湛的数控操作能手、严谨细致的质量检验标兵……他们以“精工细作、创新突破”为共同信念,将青春的热血与汗水倾注在关键零部件生产的主战场,用智慧和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谱写出激昂的奋斗者之歌。
迎难而上 取得突破
摆在突击队面前的第一个 “拦路虎”,是制约6T、13T多路阀性能提升的核心瓶颈——阀体与阀芯的配合精度不足。这不仅影响产品的可靠性,更是制约国产高端多路阀迈上新台阶的关键障碍。队员们深知,唯有啃下这块 “硬骨头”,才能真正掌握核心命脉。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脚踏实地的行动。队员们迅速行动,将办公室搬到轰鸣的机床旁。整整一个月,车间成了他们的“家”。饿了,匆匆啃几口面包充饥;困了,倚着操作台小憩片刻。白天,现场调试、记录数据;夜晚,实验分析、计算机模拟。无数次的尝试、失败、再尝试……困顿与疲惫未能熄灭他们眼中的光,反而淬炼出更为坚韧的意志。
集体的智慧在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反复推演和仿真优化,队员们创造性地革新了阀芯轮廓曲线设计,深度优化了节流槽的形状与空间分布。这一关键性突破,如同为奔流的油液精心设计了高速通道,显著提升了油液流动的平稳性,有效抑制了压力冲击和流量波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将阀芯与阀套这对“黄金搭档”的配合精度牢牢控制在5~10微米的极致区间(约为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这不仅大幅降低了内部泄漏,更将多路阀的整体控制精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后续的稳定量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石。
多线并进 捷报频传
技术瓶颈的突破,点燃了量产的引擎。队员们乘胜追击,将攻坚的锐气转化为高效协同的执行力,在多个产品线上同时发力,攻克了一个个项目节点。
令人振奋的捷报接连传来:用于6T挖掘机的片式多路阀SX12项目,已顺利完成重要阶段任务,5台样机全部通过严格的型式试验,其中3台已进入整机上线装配及苛刻的随车验证阶段。用于13T挖掘机的整体式多路阀YKMX13RB,样机试制已圆满收官,目前正全力冲刺型式试验。
与此同时,其他重点型号的研发量产工作也在队员们的专业保障下有条不紊地推进:8T挖掘机片式多路阀SX14的样件加工进入关键期;适用于更大吨位设备的20T整体多路阀YKMX15RB和37T整体多路阀YKMX32NA,其样机零部件的精密加工任务也在高效进行中。
队员们如同精密的齿轮,紧密咬合,高效协同。他们科学排产,精细管理,确保设计、加工、检测、装配每一个环节无缝衔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推动多路阀系列产品从精研走向稳定量产的战略目标,为公司抢占市场高地注入强劲的青春动能。
绿色赋能 向新而行
在攻克技术难题、推动量产落地的同时,这支充满时代感的青年队伍,将目光投向了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他们深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
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切削液消耗大、处理成本高的问题,队员们调研引进先进的切削液循环过滤净化系统,通过多重过滤和除菌技术,显著延长切削液使用寿命,大幅减少废液排放和新液采购。同时,他们积极探索研究环保型原材料替代方案,寻求性能相当但环境足迹更小的材料应用于生产环节。
团队内部自发组织学习绿色生产知识、节能降碳技能,提升全员环保素养。他们通过制作宣传材料、组织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将绿色理念、节能技巧推广到整个车间、整个企业,有效带动了全员参与环保实践的热情。
从精密制造的技术高地到绿色生产的未来前沿,这支队伍用热血、智慧和汗水生动诠释了 “特别能钻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突击队精神。他们以“精工细作”为圭臬,在毫厘之间追求极致;他们以“创新突破”为利刃,劈开技术道路上的荆棘;他们以“绿色发展”为使命,勇担产业报国的时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