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22日

人生风雨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

●米广弘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自上映后迎来票房口碑双爆,背后藏着的是一位导演的乡土情结。於水作为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对家乡的情感藏在字里行间。山西土地上,从来不缺“敢闯浪浪山”的身影。不管是开辟商路的晋商,还是守护家园的志士,身上都带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就像电影里角色们闯难关时的执着;平遥古城的票号里藏着的诚信与魄力,恰是先辈们“走西口”闯天下的智慧;雁门关的烽燧间,能感受到那份守土护民的担当,这和电影里角色们为了目标拼尽全力的劲儿,是一脉相承的。
  《浪浪山小妖怪》讲述了主人公小猪妖闯出浪浪山,与几位同样名不见经传的小妖怪组成草根小队勇闯取经路的故事。浪浪山外是什么?也许是旷野,也许还是浪浪山,但向前走,才有答案;走一趟,才会甘心。走出去,也许就会明白那份焦虑中的“还没准备好”不过是臆想的“困境”。迈出第一步,自然就会有出路,就像电影里所表达的:取经不在终点,在于上路本身。我在“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人生的浪浪山怎样翻越》文章,反响热烈。
  取经路上可以迷路,但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对强敌威胁,在自保与救人之间,4只小妖选择了后者。它们的出发,或许一开始掺杂着冲动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本质上是内心自我的逐渐觉醒,终在一路上磨砺心性、修出“慈悲心”。
  回到现实,很多人的肩上都挑着名为“压力”的担子。有的人被宏大目标所激励,为了追求事业成功、追求理想生活而不断奋斗,却往往会遗忘身边的小确幸,也会在难熬的时候想过放弃,却忽视了比“抵达灵山”更重要的是修炼本心。职场中只盯着“往上爬”,为了升职加薪绞尽脑汁,会丧失对工作价值的感知;学习中若仅追求高分,反而扼杀了探索知识的乐趣。不妨常常停下脚步问问自己,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有没有迷失本心?在每一个选择面前,有没有倾听内心的良知?
  无名之辈,也能成为别人的光。善良从不因籍籍无名而减损半分光芒。4只小妖替村民救出小孩子……那一刻,它们闪闪发亮。影片最后,它们仍旧是没有名字的小妖怪。那场未完成的问答与英文片名《Nobody》形成呼应——这不仅是剧情的留白,更映照了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如同影片结尾,村民们题写的那副对联:“恩从善念起,德自好心来”,这时 “Nobody”已经被改写成“Somebody”。那些看似微小的暖意,会在时光里悄悄生长。这世界最动人的,不在于少数人如何耀眼,而在于平凡如你我,依然愿意成为彼此的那盏灯。
  人生三万天,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4只小妖怪耗尽全部修行,迸发出强大力量,逼出了最勇敢的自己。这股力量从何而来?是小猪妖的那句:“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重要的不是抵达怎样的高度,而是此刻的你,是否正用自己热爱的方式攀登?校准自己的“人生刻度”,不再活成别人期待的“标准答案”。
  人间何处不是浪浪山?影片最后“敬每一个勇敢出发的自己”,是对所有普通人的隔空拥抱:明知“浪浪山后还是浪浪山”,却依然勇敢出发,你我皆是自己剧本里的齐天大圣。人生就是一场“取经”!真经不在西天,而在穿越浪浪山每一步的脚印里。不管是不是“正儿八经”,愿你我都能取得人生的那本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