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22日

青少年化身“文化使者”传播关公文化


  本报记者 田璐
  
  连日来,在太原大关帝庙内,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的“小小关公文化推广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年暑假,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关帝庙博物馆联合太原市文博志愿服务中心创新推出 “关庙AI主题小小讲解员”活动,孩子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关公文化的内涵,还化身“文化推广使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
  太原大关帝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太原府城内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院内保留有崇宁殿、春秋楼、钟楼、鼓楼、三代殿等珍贵古建,承载着丰富的关公文化和晋商文化内涵。此次活动旨在将传统关公文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培养一批兼具文化底蕴和科技素养的新时代文化传播者。
  活动前期,主办方精心招募、严格筛选,组建了一支对关公文化具有浓厚兴趣、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队伍。随后,通过大关帝庙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文物故事有机结合AI创作,组织孩子们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培训。大家认真学习、积极互动,不仅深入了解了太原大关帝庙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核,还在讲解技巧、AI创作等方面得到了提升。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孩子们正式上岗。大家从“倾听者”转变为“传播者”,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向游客讲述着太原大关帝庙的故事,展现了关公文化的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据悉,该馆将继续推出更多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教育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