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18日

山西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启动


  本报记者 郭丽菲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当天上午,山西省2025年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在晋祠博物馆启动。本次活动通过科普宣传,集中展示了全省古树名木保护成果,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浓厚氛围。
  古树名木是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山西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总量达10万余株,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寄托着人们的乡愁情思。如晋祠唐槐周柏的历史厚重、交城卦山古柏的形态奇绝、稷山板枣古树的硕果累累,都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生态奇观。
  自2025年3月《山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以来,全省严格遵循“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扎实推进保护工作。通过“学条例、广宣传、重实践”,推动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不断走深走实。
  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杨冠军在启动仪式上强调,保护好全省这10万余株弥足珍贵的古树名木,是林草部门的光荣使命。他表示,省林草局将携手省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严格依照《条例》要求,持续做好古树名木的保护、传承与价值挖掘工作,全力守护好这份承载中华文明的绿色瑰宝。
  据悉,为精准掌握资源底数,实现“一树一档”精细化管理,未来,省绿委办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