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晋北大地 书写奋斗答卷
本报记者 庞勇
在怀仁市海北头乡的田间地头和村庄院落,她与乡亲们拉着家常,笔记本上记满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她组织团员和青年开展志愿服务,红马甲的身影活跃在乡间小路;她在团课课堂上激情宣讲,把党的声音送到青年心间……她就是海北头乡团委副书记武文超。
1996年出生的武文超,自2019年走上基层岗位以来,便把青春的根深深扎进晋北大地,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山西青年的奋斗答卷。
以学为基 筑牢思想之魂
武文超深知,作为基层团务工作者,政治理论学习是根基。工作中,她逐字逐句研读《论党的青年工作》等重要著作,深刻领会青年工作的新政策、新要求,同时,利用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充电”。学习中,她注重总结沉淀,先后撰写了5篇学习心得,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武文超总能运用所学,抽丝剥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在党性修养的提升上,她从未松懈,累计参加法规制度建设专题培训、中青班学习培训等10余次。通过学习,她的“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愈发坚定,“两个维护”“两个确立”深深扎根于心。
扎实工作 凝聚奋进力量
引领青年和团员坚定思想信念,是武文超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活动中,她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动员各村团支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规定动作,稳步推进“4+1”任务。通过及时引导广大青年和团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为乡村青年筑牢了思想根基,凝聚起积极向上的奋进力量。
回想起担任海北头村第一团支部书记的日子,武文超感慨万千。在那里,她协助处理村情村务党务团务各项工作,将各项制度落实得扎扎实实。每到7月、9月学生团员团关系转接高峰期,她都严谨对待,生怕任何一名团员在转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真正做到了让每一名团员都顺利“归队”。
担任海北头乡团委副书记后,武文超更是将全乡的团建工作扛在肩上。她深知党建带团建的重要性,借助主题教育的东风,引导全体团员在感悟历史中坚定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怀仁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她积极参与海北头乡代表团研讨,为怀仁市共青团工作出谋划策。在宣传方面,她笔耕不辍,撰写党建带团建信息20余篇,其中3篇在朔州组工微信公众号上刊登,为全乡团建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同时,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建立项目清单。她还组织团员志愿者队伍开展了“便民服务”“上门解难”等志愿活动36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470余项,用行动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廉洁自律 严守作风底线
在作风建设上,武文超始终将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始终。她深入学习 《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主动参加海北头乡警示教育会,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时刻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
武文超常说:“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清正廉洁是底线,更是生命线。”无论是处理团组织关系转接这样的“小事”,还是组织大型志愿活动这样的“大事”,她都始终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在她的带动下,海北头乡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武文超坚持用政治、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坚决杜绝以权谋私。
武文超,这位扎根基层的年轻团务工作者,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党员意识,认真履行着党员义务。在海北头乡这片热土上,她已然成为广大青年和团员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基层,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而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