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捎货”打通乡村便民路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曹苗苗
“以前在马道头乡收快递,得骑半个多小时摩托跑县城,现在公交车直接把包裹捎到村口,这事儿办得真贴心!”8月5日,左云县马道头乡村民李某某在公交站点接过快递时的感慨,道出了当地群众对“快递坐公交”新服务的满意。这一民生难题的破解,正是左云县以靶向监督推动资源整合、打通乡村便民路的生动实践,为各地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今年,左云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偏远乡村快递收寄不便问题,将其列为“为民办实事”监督重点。通过深入走访马道头、三屯等6个乡镇,精准锁定“快递运力到不了村、乡村公交常空驶”的突出矛盾。马道头乡等偏远地区村民取寄快递需往返县城,耗时费力;而左云至水磨湾等乡村公交线路日均客流不足,运力大量闲置。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监督的靶向,县纪委监委当即督促县交通运输局、邮政分公司联合攻坚,明确要求“聚焦壁垒、资源互补”。两家单位迅速行动,逐村摸排快递需求与公交站点分布,最终敲定“交邮融合”解决方案:利用现有乡村公交网络捎带快递,让闲置运力转化为便民动力。
左云县通过建立“定时交接、定点送达”机制,三屯、管家堡、鹊儿山等乡镇的村民都享受到了“公交捎快递”的便利。如今,仅左云至水磨湾线路每天就捎带快递60多件,既解决了村民取件难题,又让乡村公交告别“空驶跑圈”,实现“一趟行程、双重效益”。
此外,左云县邮政分公司对店湾镇、小京庄乡等邮政支局营业厅改造升级,整合“客货邮”场站资源,引入“三通一达”等快递品牌,让村民真正实现“一站通办、少跑快办”。
“公交捎快递”看似小事,却用最经济、最务实的方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各地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提供了“左云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