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本报记者 毛明辉
8月6日,记者从晋城市能源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84座生产煤矿已完成智能化综采或掘进工作面改造工作,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工作全部开工。目前已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34座,预计到年底全市智能化煤矿将建成45座,智能化煤矿产能占比达到60%,智能化煤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2025年,晋城市紧紧围绕“2027年全市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这一总体目标,按照“全面铺开、分类实施、分段建设、预留空间”的建设原则,分级分类指导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下,全面推进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智能化改造。为破解常态化运维难题,晋城市能源局组织煤炭企业成立 “两中心一队伍”,包括智能技术服务中心、智能化建设管控中心和智能化运维团队,保障智能化系统常态化运行。出台《煤矿智能化常态化运行管理规定(试行)》,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从“建好”向“用好”转变,保障智能化常态化运维支出,全力提升煤矿智能化开采水平。针对人才短板问题,晋城市能源局主动作为,联合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凤凰山培训基地,开展智能化人才专项培训,目前已举办13期,累计培训1000人次。
智能化煤矿的建设不仅减轻了工人的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采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晋城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晋城市正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煤炭行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转型升级,力争到2027年,全市所有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通过持续创新“5G+AI”、机器人巡检等新技术应用,打造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晋城样板”,为能源革命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