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汉字起源 激发少年阅读兴趣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团太原市小店区委、区少工委在营盘街道平阳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有故事的汉字》阅读公益活动。活动吸引辖区30余名少先队员及家长共同参与,通过趣味讲解与互动体验,一同探寻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感受“一字一世界”的文化魅力。
活动现场,阅读指导老师从身体部位甲骨文切入,先讲解甲骨文“因形示意、观物取象”的造字特点,再解析相关汉字奥秘:“牙”指后侧大牙,“齿”指前侧门牙,展现古人对牙齿的细致区分;“女”代表未结婚女子,已婚则称“妇”,体现古代对女性身份的界定;探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解读“目”字传递情感思想的作用;讲述“鼻”字由来,追溯其从形象描摹到定型的过程;此外,还介绍了仓颉观动物脚印造字的传说。一个个身体部位汉字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也领悟到了古人对自身与世界的观察思考。
活动中特别设置的“活字寻踪”工坊环节,让少先队员在动手实践中深入感受汉字的组合魅力。大家通过挑字、排版、拓印的DIY过程,亲手操作一个个独立的活字模块,在反复调整中掌握印刷的轻重诀窍,直观体会“字块组合”的巧妙智慧。这种“讲解+实践”的创新模式,既让孩子们理解了汉字的构造规律,又在动手体验中致敬了“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让古老的汉字文化在实践中焕发活力,有效提升了大家的文字感知力和文化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