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30日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

数智引擎启航新程 创新驱动浪激潮涌


  本报记者 陈彤 通讯员 刘磊
  
  7月24日,记者从晋能控股集团了解到,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聚焦矿井灾害治理、瓦斯全级次利用、高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等六大攻关方向,部署实施十大课题,实现科技保安、科技降本、科技提质、科技增效,助推企业向着“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目标稳步迈进。
  
  “智”赋新程激活提质增效新动能
  
  面对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装备制造集团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焦制约安全高效生产的核心瓶颈,通过智能化技术与先进装备的深度融合,强力驱动提质增效实现新跃升。
  “我们在山西省内率先投运井下现用直径最大敞开式岩巷盾构机,堪称巷道掘进的‘钢铁侠’!”赵庄煤业生产技术部技术员张伟宇向记者介绍道,“它集掘进、出渣、支护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掘、支、运、铺底关键工序平行同步作业。”
  单月最高掘进402.9米,单日进尺纪录更是达到20米,并顺利完成转弯半径255米、转向角91度、长度397.7米的大角度转弯施工,“晋控装备盾一号”的傲人战绩是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实践,其配套的管理和技术优化措施也极具推广价值。装备制造集团将加快推进 “晋控装备盾二号”“晋控装备盾三号”试验落地见效,进一步提升岩巷掘进水平。
  随着掘进提效取得扎实成果,装备制造集团迅速将创新探索延伸至煤质管理领域。长平公司紧跟步伐,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积极探索煤质管控新路径,为生产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长平公司洗煤厂过去配煤依赖人工现场调节破碎量和给煤机煤量,如今通过敷设控制电缆采集破碎机运行电流、皮带秤瞬时量等核心数据,依托工业环网打通洗煤厂控制室与破碎楼控制系统,实现了配煤流程的智能化升级。
  从“人工盯控”到“云端智控”,装备制造集团以“智”赋能,印证了“四新”项目推广在传统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价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方案。
  
  创新驱动打造安全生产新模式
  
  一直以来,装备制造集团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针对安全生产的难点、痛点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以创新驱动打造安全生产新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寺河矿防突抽放部系统管理队智能指挥中心,科员赵鹏飞轻点鼠标,三维可视化界面立即显现井下瓦斯浓度数据。基于遍布矿井各区域的在线计量装置与联网分站,配合覆盖广泛的网络系统,实现了瓦斯抽采泵站、主干支管网和抽采钻场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当视觉识别技术遇上矿山安全,“无监控不作业”的铁律被赋予了智能内涵。
  走进成庄矿智能化集控中心,LED大屏上跳动着整个矿山的 “生命体征”。遍布井下、地面的1500多个传感器,实时“感知”着瓦斯浓度、风压风速、设备振动等数据;庞大的井上井下语音、图像等数据资源,搭载着毫秒级响应速度的“网络快车”,在矿山“血管”中奔涌……以“大数据”互联为基础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让矿井迎来了安全“智管”新模式。
  在华昱公司电力调控中心,两块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电流密码。曾经“一主一备”的传统供电模式,就像“单车道”,一旦主线路出现问题,备用线路需人工切换,全厂停电时间长达数分钟,造成设备损耗、生产中断。如今独创的“大分列+快切装置”智能供电模式,好比将单车道升级为双向四车道,系统可在0.2秒内自动切换至备用线路,实现“无感知”供电转移。作为装备制造集团“五小”创新的明星成果,该模式为依赖稳定供电的企业提供了一份实用指南。
  主斜井大倾角长距离带式输送机胶带连续更换工艺、基于电液控技术的远距离撤架工艺研究与应用、便携式水封防喷孔装置、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检测系统……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为装备制造集团安全生产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向“新”而行锚定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中,装备制造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全力推动煤炭绿色开采与清洁高效利用。
  赵庄二号井这座曾因地面建筑压覆而面临资源枯竭危机的矿井,如今依靠创新绿色开采技术成功焕发新生。“我们重点攻关覆岩离层注浆充填与连采连充技术,通过把矸石破碎、制浆后注入采空区上方离层空间,可以有效抑制岩层的沉降。”赵庄二号井副总工程师崔严介绍道,“连采连充技术实现了掘进与充填平行作业。这两种绿色开采方式,既保护了地面建筑,每年又可多回收煤炭资源超百万吨。”
  在金驹煤电化各瓦斯发电厂 (站),178台燃机将井下抽采的瓦斯转化为清洁电能,生动演绎着能源行业 “变废为宝”的绿色实践。数字智慧化平台是支撑这一高效清洁利用的“智慧大脑”,对178台设备实施“一机一档”的全生命周期精细管理,为绿色能源的稳定生产提供坚实的智能保障。
  “我们联合科研院所,依托‘全级次瓦斯综合利用及配套智慧电厂’项目,聚焦高浓度、低浓度、超低浓度瓦斯全级次综合利用,积极开展智慧瓦斯电厂建设、生产数字化管控平台搭建及新型余热循环发电技术研究。”该公司技术中心主管技术员张素辉向记者介绍道,“如今,我们已经率先建成国内首座智慧化瓦斯电站——芦家峪二期分布式电站,为全级次瓦斯综合利用打造了样板工程。”
  未来,装备制造集团将继续以 “新”为引领,不断探索和实践,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为打造一流现代化绿色示范企业集团汇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