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为残疾人铺就“幸福路”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连日来,我省多地相继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通过量身定制的课程、周到的服务和持续的帮扶,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风味小吃培训,奠定创业基础。7月23日,古交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在古交市职业中学校正式启动。本次培训由太原市成杰职业培训学校承办,吸引了50名残疾人学员参与。培训聚焦“风味小吃”制作技能,旨在提升学员的实用就业能力。培训期间,主办方不仅提供免费午餐,减轻学员负担,还将在课程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为学员后续就业创业提供有力凭证。
保健按摩专业培训,实现高质量就业。7月24日,由吕梁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吕梁市立梁职业培训学校承办的2025年市级残疾人保健按摩培训班开班。50余名残疾人学员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化培训。课程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按摩手法实操、常见病症调理、人体解剖学及职业道德规范,采取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方式,并针对学员个体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学员高兴旺表示:“掌握这门手艺不仅让我有了一技之长,更找回了自信和价值感。”
电商培训“金钥匙”,开启就业新天地。不久前,稷山县残疾人联合会成功举办的2025年残疾人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中,25名学员在为期5天的密集学习中,系统掌握了电子商务师职业认知、短视频拍摄剪辑、直播带货技巧以及主流电商平台运营等实用技能。
此次培训特邀拥有五年以上实战经验的讲师授课,确保“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将精神引导融入技能培训,通过榜样力量激发学员“我要就业”的内生动力。培训结束后,稷山县残联规划了完善的后续支持体系,联合电商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安排讲师定期线上答疑,全力打通学员从“学到”到“做到”的“最后一公里”。学员王师傅感慨道:“这个培训贴心又实用,感觉自己靠技能也能活出精彩。”
风味小吃、保健按摩、电子商务等紧贴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了残疾人的就业竞争力与自信心。这些举措不仅为残疾人铺就了自食其力、实现价值的“幸福路”,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彰显了全社会共同推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