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八路军总部红色印记 重温峥嵘岁月
本报记者 卢亚
山西素有“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之称。在广袤的三晋大地上,遍布着珍贵的“红色记忆”。一张张旧照片,记录了不可忘却的历史;一幕幕英雄画面,展示了先辈们穿越血与火的满腔赤诚……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曾在山西70多个村庄驻扎。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指挥华北军民进行了“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华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旧址,一起追寻八路军在山西的红色足迹,倾听红色故事,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成成师生” 创造中国学运史奇迹
在太原,有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名校——太原市成成中学校。这所学校的师生曾经举校从戎战沙场,以“成成烽火”始终激荡着热血青春,激励着 “成成人”。从1924年到解放战争时期,“成成师生”积极参加战斗,为新中国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创造了中国学运史乃至国际学运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全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
走进成成中学校园,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纪念碑静静矗立,英雄雕像仿佛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金色碑文则记录着该校师生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中央北方局、中共山西工委、八路军总部曾进驻成成中学,成成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部。1937年10月10日,在清源成立“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开启举校从军、共赴国难的英雄之旅,时任校长刘墉如任支队长,参加义勇队的学生年龄最大的只有十八九岁,最小的才十三四岁,其中还有父子兵和不少兄弟兵。抗日战争期间,成成中学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大小战役300余次,毙伤敌人1500余人,建立10个专署和县政府,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篇章。如今,在成成中学校史馆,后人可以从史料中重温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了解这支“特殊”队伍当年为国杀敌的英勇和无畏。
石拐会议 红色基因光芒闪耀
巍巍太行山,层峦叠嶂间,一个名为“石拐”的村落静卧于历史长河与时代浪潮的交汇处。88年前,这里曾是八路军将士运筹帷幄的红色热土;88年后,这片土地以抗战精神为笔,绘就了一幅红色文化与绿色经济交相辉映的乡村振兴画卷。从烽火硝烟到农文旅融合,石拐村用跨越时空的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红色基因的永恒生命力。
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是读懂太行抗战史的窗口。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沿平绥、平汉等交通干线向华北大举增兵,华北大地笼罩在日寇铁蹄的阴霾之下。1937年11月8日太原沦陷,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危急关头,八路军总部在和顺县石拐镇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等将领齐聚一堂,共商华北抗战大计。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分兵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更实现了由单纯军队抗战向全民抗战的历史性转变。这次会议被历史学家誉为 “华北抗战的灯塔”,其光芒穿透时空,至今仍在石拐村的每一寸土地上闪耀。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石拐村从未停止对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步入新时代,通过“党建+研学基地”的模式,石拐村串联起纪念馆、网红桥、采摘园,打造出一条集研学、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路线。沿河滩地的红色生态采摘园里,时令果蔬与农事体验区相映成趣,游客可亲手采摘鲜果,聆听田间小讲堂的党史课。这种“种产销观”一体化模式,带动“一瓶醋、一瓶酒、小杂粮”等特色产品销售,促进村民增收。
太行巍巍,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石拐悠悠,诉说着时代的奋进强音。这片土地向世人证明:抗战精神永不褪色,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麻田旧址 抗日精英运筹帷幄
麻田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位于左权县麻田镇上麻田村南,建筑面积1368平方米,分为3个院落,由总部机关旧址、左权旧居、邓小平旧居组成,共有房屋36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9月,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1941年7月1日,八路军前方总部从上南会迁驻麻田镇,部分机构人员仍在上南会村。8月1日,八路军前方总部直属队在麻田召开盛会,纪念“八一”建军节。1942年3月4日,潞城之敌进攻黎城东阳关奔袭八路军总部,总部特务团在麻田战斗中击毙敌人百余人。1942年5月,敌3万余人“铁壁合围”麻田八路军总部,24日总部开始转移,25日被日军围困在辽县麻田镇十字岭一带,突围中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阵亡。“扫荡”结束后,上南会总部留守人员和部分机构迁至麻田。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8月底八路军前方总部离开麻田。
一代抗日精英汇聚太行,在麻田运筹帷幄。麻田小镇成为华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被誉为太行山上的“小延安”。八路军总部指挥华北敌后抗日,抗日根据地军民与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红色长治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
长治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拥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八路军在这里留下了诸多不可磨灭的印记,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等地,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黎城县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位于长治市黎城县北45公里的深山中,因悬崖峭壁皆为黄色,东崖半腰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1941年,日军进犯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凭借天险与智慧,同日军浴血鏖战8个昼夜,保卫了兵工厂。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东丘陵山区,这里山环水绕,峡谷幽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总部在王家峪期间,朱德、彭德怀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传统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城,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馆区主要分为主展区和游览区两大部分。主展区包括八路军简史陈列厅、八路军将帅厅、日军侵华暴行厅;游览区包括八路军游击战术演示厅、八路军抗战纪念碑、八路雄风碑林、徐向前元帅纪念亭等。
追忆峥嵘岁月,三晋大地上红色闪动,是中华儿女身上血脉的颜色,是革命先烈用青春和热血留给我们永不消失的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