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实践作贡献 激扬青春绽芳华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文法学院“普语弘法”志愿队赴忻州市原平市西镇乡下薛孤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创新 “红色教育+语言推广+文化传承”课堂模式,通过绕口令比赛、诗词诵读,书画、手势舞、歌曲学习,“两弹一星”精神讲解等,为乡村儿童带去深刻文化体验,播撒了红色种子。队员们还进村入户宣传,推动普通话成为乡村交流纽带;通过情景剧、互动问答生动讲解防拐骗、防校园霸凌、防溺水、防火等知识;开展“放飞梦想”纸飞机活动,引导孩子们树立远大理想;在村广场用接地气的语言普及“帮信罪”“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深植法治理念;走进养老院开展慰问演出,用镜头定格老人幸福瞬间;前往天涯山聆听介子推的忠孝故事,并开展了《中华孝道》手势舞快闪表演;深入乡村庙会,体味原生态民俗魅力;在原平市博物馆“工艺民俗”厅,通过数字影像沉浸式感受炕围画、云胜锣鼓、凤秧歌等非遗技艺;探访“朱氏牌楼”百年古迹,感悟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价值。
此外,队员们还联合西镇乡团委、乡妇联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细致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以暖心陪伴倾听心声,并送上慰问品,用真诚互动搭建心灵桥梁,让留守儿童感受社会温暖,为健康成长注入正能量;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辣椒、大葱、山药等特色农作物种植情况;自发组成除草志愿队,体验农事劳作,感受农耕艰辛,增进对乡村特色种植产业的直观认识;参访刘子干纪念馆、原平市博物馆“革命厅”,在史料文物中感悟峥嵘岁月;前往忻口战役南怀化主战场遗址,在苍松翠柏间庄严宣誓,深切缅怀革命先辈,坚定传承使命担当。
一周的实践中,文法学院学子以脚步丈量大地,用真心服务群众。从普法课堂到红色誓言,从文化寻踪到田埂劳作,深化了对国情民情的理解,坚定了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的信念。队员张琎感言:“这段旅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精神的淬炼,我们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积极进取,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