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文脉履遗韵 解码文化传承“密码”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三下乡”团队奔赴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开展了一场与文化传承的深度对话,在红色基因与非遗烟火里解码文化传承“密码”。
踏入刘家堡村党群服务中心,专题片如时光镜头回溯地域文化源流与发展轨迹,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故事化作认知拼图,为全天行程锚定文化坐标。
王保旺创作的红色书画作品,如历史的星火在笔触间燃烧信仰、在色彩里晕染情怀。团队成员与聆听了王保旺创作的初心,凝视其作品中承载的红色记忆,革命精神的养分浸润心灵。
随后,团队抵达非遗展馆,围拢在传承人身边,看指尖翻转间的技艺流转,听岁月打磨后的传承故事,那些关于热爱、执着与传承的话语,让非遗不再是冰冷的技艺符号,而是饱含温度的文化生命。
图书馆前广场上的互动活动,成为当日旅程的“思想熔炉”。带队老师张琪与团队成员一起开展了“你比划我猜”游戏,大家还分享了见闻,摄影素材里的精彩瞬间、新闻稿子里的感悟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从红色文化的精神洗礼,到非遗传承的温度触摸,团队成员以脚步为舟、以交流为楫,在文化的河流里溯游,既打捞起地域文化的珍贵片段,更让传承的种子在每名参与者心底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