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封弟
一片树叶开启的历史传奇
今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最昂贵的一片树叶——桐叶封弟的成语故事,看看一片桐叶如何成就了一代晋国霸业。
位于山西太原的晋祠,也称唐叔虞祠,是纪念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堂。郭沫若先生游晋祠曾题诗:“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有关这两句诗的内容,相传有一段“桐叶封弟”的历史故事。
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后,山西境内的唐国发生叛乱。太子姬诵年幼,在周公旦的扶助下做了国君,史称周成王。
周公旦作为周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周成王的叔叔,周成王即位时,年龄非常小,所以由周公旦代理朝政,周公旦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把周朝治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姬诵和弟弟叔虞一起在宫中玩耍。姬诵随手捡起了一片落在地上的桐叶,把它剪成玉圭形,送给了叔虞,并且对他说:“这个玉圭是我送给你的,我要封你到唐国去做诸侯。”史官们听后,把这件事件告诉了周公旦。周公旦见到姬诵,问道:“你要分封叔虞吗?”姬诵说:“怎么会呢?那是我跟弟弟说着玩的。”周公旦却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啊!”
后来,姬诵只得选择吉日,把叔虞正式封为唐国的诸侯,史称唐叔虞。不过,叔虞长大后,励精图治,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改良农田,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逐渐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成为受人爱戴的封建郡主。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因为境内有晋水,便改国号为“晋”。山西简称晋,也由此而来。同时为了祭奠唐叔虞,还在晋水源头、悬瓮山下修建了一座祠堂来祀奉他,这就是“晋祠”。“天子无戏言”也因此流传开来。
唐代李峤《攀龙台牌》里引用了这个典故:“亦有御兰感梦,皇天之命伯倏,剪虽开封,上帝之名太叔。”
桐叶封弟作为晋国历史的起点,也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象征。坚守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说话要算话,尤其是位高权重者,更要言而有信,以身作则,谨言慎行。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