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项举措稳就业促就业 打造“临汾样板”
本报记者 钟如杰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7月1日,记者从临汾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全力破解创业就业难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临汾市重磅推出2025年创业就业专项行动,聚焦五大重点任务、推出15项具体举措,致力于提升创业质量、优化就业服务,以打造创业就业“临汾样板”,助力广大创业者与求职者在临汾这片热土上实现人生价值,为城市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创业就业开局良好
专项行动启动后,临汾市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召开高规格的创业就业专项行动部署会,为全市创业就业工作定下了明确的基调和方向。17个县(市、区)积极响应,纷纷制定县级方案,其中尧都、洪洞、大宁、安泽等地率先正式印发实施,为全市工作推进树立了标杆。在政策保障方面,全市累计发放各类创业就业补贴高达9996万元,涵盖创业担保贷款、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多个领域,切实为创业者和就业者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双创”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覆盖13个县(市、区),成为创业者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创业活动赛事精彩纷呈,共开展44场,激发了全民创业的活力。在就业方面,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4万人,完成省定任务的71.07%,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83场次,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同时,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2743人,提升了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各项工作目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为全年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业服务带动就业活力
临汾市紧扣“政策引领、平台支撑、培训提能、赛事赋能”主线,构建起“政策+平台+培训+赛事”四维创新创业服务矩阵。积极落实创业政策,充分利用中央、省政策性资金和1000万元创业基金,推动政策应享尽享,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8万元、灵活就业社保补贴553万元、就业见习补贴580万元等,为创业者解决了资金难题。在“双创”平台建设方面,开展摸底调研,筛选挖掘拟培育的双创平台15个,目前已建有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双创平台26个。创业培训扎实开展,现已举办39场次,培训1866人,其中包括创办企业培训840人、在校生创业意识培训1026人,并积极筹备第六届马兰花创业培训讲师大赛临汾市初赛。此外,还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产业对接活动、路演大赛等5次,为创业者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他们聚焦重点群体就业,构建“市场挖潜、政策保障、零工增效”的岗位供给网络。市、县两级人社专员队伍深入重点园区、企业开展服务活动39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583场,提供就业岗位16.8万个。政策性岗位招录规模稳定,已募集7539个岗位。17个公益性零工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活动,累计提供零工岗位2.3万个。
多维度发力保障就业创业
临汾市狠抓 “一县一品”劳务品牌战略,持续擦亮“临汾技工”系列品牌。目前,已打造省级劳务品牌4个、市级12个,带动9.2万人就业。同时,各地积极培育新兴品牌,汾西县划拨200万元专项资金打造“汾西缝纫”品牌,洪洞县开展“洪洞小吃”标准化培训,成效显著。坚持“外引内育”双轮驱动,临汾市构建起“储备赋能、服务暖心、技能强基”人才发展生态圈。建成高端人才库,录入4.8万名高层次人才,赴知名高校引才。首创的免费住宿政策与“临汾市求职创业”微信小程序,已确定21家人才公寓、47家合作酒店,提供1179间免费住宿房间。“技能就业”计划新增40个工种,组织培训12743人,新增大量技能人才。
临汾市以“市场筑基、服务提质、权益护航”为抓手,构建“机构培育、网络覆盖、权益维护”就业服务体系。发展136家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与2家产业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大讲堂”活动。深入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指导活动26场次,全市劳动关系协调员积极维护劳动者权益,检查用人单位317户,追发工资等待遇361万元。
持续优化就业服务环境
临汾市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实现数字化招聘和下沉式服务的有机结合。通过“零工小程序”、直播带岗、抖音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叠加专员入企、零工驿站、送岗下乡等线下服务,搭建起覆盖城乡的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选派人社专员入企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累计为企业发布就业岗位500余个,帮助377名求职者实现高质量就业,岗位匹配率超75%。开展“培训赋能岗位直通”招聘活动,将技能展示和现场招聘深度融合,激发应聘人员的参训兴趣,全方位激发市场活力。
积极探索技能培训培育新模式,将技能培训、订单式培训与各类赛事有机结合。永和县联合当地餐饮协会开展“美味来‘临’永和枣羊”技能大赛,赛前围绕羊肉烹饪等特色技艺进行培训,赛后推动多个优秀厨师与县域餐饮企业达成合作意向。霍州市以市级劳务品牌“霍嬷嬷”年馍为依托,多次开展“霍州年馍”订单培训,举办“霍州年馍非遗技艺大赛”,赛后筛选12个创意产品纳入“霍嬷嬷”品牌产品线,带动年馍产业年产值提升15%。
同时,将劳务品牌建设与产业培育紧密结合,持续提升新兴产业与劳务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襄汾县挖掘太平绣球、太平面塑、平阳麻笺等特色非遗技艺优势资源,培育文旅融合、技艺传承新兴劳务品牌。尧都区立足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聚焦低空经济,开展无人机操作手培训,打造无人机培训劳务品牌;同时,依托微短剧基地优势,探索开发影视制作等培训课程,培育剧务群演特色劳务品牌。
下一步,临汾市将继续按照《2025年创业就业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创业就业政策。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让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深化人社专员入企服务,持续挖掘市场化岗位,扩大就业“蓄水池”;加大免费住宿政策宣传,用活“求职创业”小程序,提升青年来临吸引力;承办“人到山西好风光”专场活动,建设市级人才工作站,打造“聚才强市”新名片;推出临汾市就业创业行动半月刊简报,搭建交流互鉴平台,及时传递政策成效,挖掘特色亮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创业就业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