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联合团委绘就“红色教育长廊”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太原市老军营街道党工委联合老军营小区第二社区党委积极整合辖区资源,携手团迎泽区委、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及林学系党总支、蚂蚁力量儿童义工团太原游然志愿服务队等单位,开展了“绘身边历史 传红色基因”红色印记彩绘行动,以创新形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文化焕新“行走的红色故事盒”
当冰冷的电表箱遇上炽热的红色记忆时,当稚嫩的画笔碰撞百年革命风云时——社区13处电表箱正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焕新,变身可听、可看、可探索的“行走的红色故事盒”。
大学生志愿者、亲子家庭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热情高涨,其中,6岁女孩小贝壳(化名)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的老家位于娄烦县高君宇故居所在地,从小聆听高君宇的故事,对这位革命先辈满怀崇敬。得知活动消息后,小贝壳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认领了绘制高君宇主题电表箱的任务。
在5月初至6月底的数周时间里,小贝壳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她一笔一划精心勾勒电表箱的四个面,一面呈现出古朴的高君宇故居,让人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峥嵘岁月;一面是高君宇坚毅的面容,尽显革命先辈的英气;还有两面则描绘了高君宇与石评梅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盒”成行走思政课
不同于传统绘画活动,此次彩绘以“亲子接力”模式持续升温。活动期间,“庭院党校”内热闹非凡,太原市历史专家康玉庆教授以 “牛驼寨战役与太原解放”为引,生动讲述革命历史,让参与者深刻感悟太原军民浴血奋战的精神。
现场分为专业组与亲子组协同作业,30余组家庭率先在美术专业师生指导下,完成电表箱清洁与底色铺设工作。此后每个周末,都有新家庭接过画笔接力创作——有的家庭每周固定时间前来完善同一幅作品,让画作见证孩子的成长笔触;有的家庭则为不同主题注入创意,形成“全家总动员”的红色创作热潮。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形式,将红色教育从课堂延伸至社区实践。待13处“故事盒”全部完成后,将串联成“红色教育长廊”,挂牌成为高校社会实践基地。
这场由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全城亲子接力的红色行动,正通过艺术与历史的融合,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它不仅为社区注入文化活力,更打造出兼具教育意义与美学价值的文明实践新地标,让红色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