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救治绿色通道启动
本报记者 王钰钦
日前,省眼科医院举行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救治绿色通道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专家呼吁,中高度近视青少年和40—60岁中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前者建议每年散瞳检查眼底,后者若出现眼前黑影增多、视物遮挡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会上,省眼科医院院长周国宏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绿色通道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度解读。他介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发病原因是视网膜出现裂孔,玻璃体腔内液体顺着裂孔进入视网膜下,致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眼球壁分离。一旦发生,脱离的视网膜组织就像离开土壤的小苗,因缺乏营养供应,神经组织会迅速凋亡,导致视力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而72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时间”,在此期间进行手术干预,可保留80%以上视力,错过则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该绿色通道将为患者打造高效诊疗路径,确保从接诊到手术全流程在72小时内优先完成,同时汇聚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多学科力量,提供专业诊疗服务并保障术后恢复。方案还明确了工作日及节假日的详细接诊、收治流程,以及配套的绩效政策与保障措施。此外,存在近视或眼部外伤史的青少年,以及40至60岁的中老年人是高危人群。患者早期可能出现眼前漂浮物、闪光感,随后视力下降、视野出现遮挡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面临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等严重后果。
现场,专家以生动比喻进行科普,把眼睛比作照相机,视网膜就是“底片”,当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即发生视网膜脱离,其中超90%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目前,除少数情况可试行激光治疗外,多数需手术,尽早手术封闭裂孔是恢复视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