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6月30日
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志愿者、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康洁

十年绿意染并州 苔花如米亦芬芳


  本报记者 郭丽菲
  
  6月5日,在2025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上,生态环境部公布了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名单。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志愿者康洁成功入选“2025年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成为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从陪伴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到加入环保协会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康洁用十年光阴在并州大地书写下一段精彩的绿色传奇。
  
  从“陪伴妈妈”到“环保先锋”
  
  康洁的环保之路始于多年前陪伴孩子参与的一场公益活动。那次经历让她深受触动,和孩子去北沙河巡河时,看到的场景触目惊心。巡河一趟,垃圾收集了几大袋,而孩子的变化让康洁吃惊——刚加入“环保小卫士”大家庭时,孩子的第一项公益活动是捡烟头。“别人扔的,为啥让我捡?”孩子的抵触也让康洁始料未及。
  从起初不愿意,到后来主动带头去做,用行动影响别人,前后反差,让康洁下定决心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此后,她毅然关停了自己的美甲店,加入了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成为一名环保志愿者。
  
  “捡不到垃圾”的甜蜜烦恼
  
  康洁亲历并见证了太原环境的一步步改善。她回忆道:“过去巡河,孩子捡回的塑料袋堆积如山,河水又绿又臭;如今再走北沙河,‘小河长’们甚至抱怨‘连垃圾都捡不到’。”这声“抱怨”成为太原环境治理成效的最佳注脚:随着汾河流域生态修复及“七河治理”工程的推进,2024年太原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市民的环保意识也日益高涨。
  康洁感慨,改变的不只是河流,孩子从抵触者成长为环保“小卫士”的过程,也让她深刻认识到“生活与环境的关联”。
  
  千场环保课的“魔法师”
  
  作为一名生态环境讲解志愿者,康洁先后开展了1000余场环境教育主题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听众传递生态环保的理念,带动更多人关注环保,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康洁坚信“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她将果皮菜叶制成环保酵素,废渣用于养花,将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点滴。在太原市萌芽环保协会,处处体现着康洁的环保巧思:办公区的装饰品都是她和志愿者们亲手利用废弃物制作而成。
  作为环保妈妈工坊的负责人,康洁将“分类即资源”的理念升华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她带领志愿者们用废弃物创作出震撼人心的艺术品:用5000个一次性塑料勺拼成振翅欲飞的褐马鸡,用8000枚瓶盖镶嵌出被阿拉善博物馆永久收藏的华北豹浮雕。在社区“废弃物再生”活动中,她教孩子们用酸奶盒做分类笔筒、用快递箱改造家庭分类箱,十年间孵化出150余个“分类微创意”。
  
  一场双向奔赴的环保实践
  
  康洁的身份从最初的“环保小卫士妈妈”,成长为引领3万户“环保小卫士”家庭的“康老师”。走在太原街头,常有孩子欢快地叫着“康老师”奔向她。
  面对思维活跃的年轻一代,康洁不断创新宣讲形式。2024年3月,她受山西省教育厅邀请开展的“如果垃圾会说话”生态教育讲座,在线观看人数高达664.3万,互动量突破1200万次,成功构建了“从认知到行动”的环保教育闭环。
  “环保本就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分拣垃圾,垃圾教会我们敬畏资源;我们改变习惯,习惯重塑着城市的文明肌理。”康洁说,所谓绿色传奇,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冲锋,而是无数个“她”把对生活的热爱,酿成了对环境的温柔守护。
  站在领奖台上,康洁动情地说:“作为一名普通的环保志愿者,我手中的鲜花更像一把丈量城市蜕变的绿色标尺。这份荣誉属于太原市每一位环保卫士,属于每一位将废品变成艺术的志愿者。”十年坚守,康洁用行动证明:当母亲的温柔与环保的执着相遇,当个人的选择与城市的蜕变共振,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绿色标尺的刻度——丈量的是河流从浊到清的蝶变,更是文明从“索取”到“共生”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