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火凤凰》亮相央视
本报记者 贺建锋 通讯员 李竹华
日前,由吕梁市艺术学校非遗传习班学生表演的孝义碗碗腔 《火凤凰》登上央视戏曲频道六一特辑 《快乐的节日》,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孝义碗碗腔是山西稀有小剧种,在孝义民间皮影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以“碗碗”(碗状铜铃)为主要击节乐器而得名,流行于吕梁、晋中、太原等地,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火凤凰》讲述了白鹭仙子率大军赶走恶雕,最终在烈火中化为凤凰的故事,剧中的武打场面精彩,武旦的出手等高难度动作是一大亮点。
此次登上央视舞台,小演员们毫不怯场,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间尽显孝义碗碗腔的独特韵味,不仅生动展现了学习成果,还让这一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