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23日
晋能控股集团长治公司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超

扎根煤海践初心 匠心筑梦绽芳华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通讯员 胡月
  王超出生于1991年,现为晋能控股集团长治公司长治王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机电设备中心技术员,高级技师、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以刻苦钻研筑就扎实理论功底、用岗位实践淬炼精湛技能、凭敬业奉献实现创新突破,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从一名普通煤矿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工程师,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勤学不辍 筑牢知识根基
  
  2017年,王超带着对煤矿事业的憧憬,踏入王庄煤业,成为一名煤矿工人。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机电设备,他很快意识到仅有热情还远远不够。面对领导安排的机电设备选型设计时的茫然无措,以及新型电气设备带来的技术挑战,让他深刻认识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
  “爱岗首先要敬业,敬业必须精技能。”自此,王超开启了边学边干的成长之路。白天,他在井下和车间虚心向老师傅请教设备原理、操作要点;夜晚,他挑灯夜读,沉浸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矿山机电运输等专业书籍中。为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他反复研究西门子、三菱两种PLC的操作手册,通过大量实践操作,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
  凭借不懈努力,王超先后取得电工高级技师资格及自动化、矿山机电两项专业工程师职称,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每一次突破都不怕从零开始,而是怕从未开始。”王超告诉记者。
  
  躬身实践 锤炼过硬本领
  
  “煤矿机电的学问,都在千米井下的巷道里。”王超始终坚信实践出真知。2017年,矿上安装3406工作面,他主动申请到综采队支援。
  在井下,王超不顾环境恶劣,与工友一起摸爬滚打。冰冷的液压支柱沾满煤粉,他的手掌磨出水泡又被煤渣刺破,工装从蓝色染成墨色,他却从未喊过一声苦。通过实践锻炼,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打柱技巧,更深入了解了井下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
  2022年冬天,举办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的消息传来,王超毫不犹豫报名工业控制项目。集训期间,数九寒天的集训室没有暖气,他手脚冻得发麻,却依然坚持每天调试PLC程序到凌晨。决赛现场,当其他选手还在紧张接线时,他凭借独创的 “双冗余控制模块”惊艳全场,最终斩获佳绩。
  工作中,王超还是个热心肠。科室人员调整,他主动帮助新同事,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对方,还提出创新性的绘图建议,带领团队共同进步。
  
  开拓创新 助力矿山发展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该公司首次在3506辅助运输使用单轨吊,但因缺乏经验和技术,设备效能难以发挥。王超主动承担起技术攻关任务,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设备原理,多次到现场进行调试。经过不懈努力,他不仅积累了单轨吊的使用经验,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让单轨吊在矿山运输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征程中,王超参与了多项重点工程。其中,可视化无轨胶轮车调度管理系统改造获得原晋能集团 “科学技术进步奖”及煤炭工业协会“科技鉴定成果”,这是对他创新成果的高度认可。
  2021年,王超参与长治市职业技能大赛,斩获工业控制赛项第一名,被授予“太行技术状元”,享受长治市人才公寓待遇和人才生活补贴,获评公司“劳动模范”;2022年,获第三届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赛项二等奖,获评山西省国资委“青年岗位能手”;2023年,执裁山西省煤炭行业技能竞赛,获“优秀裁判员”称号;2024年,获全国煤炭行业 “青年岗位能手”。他还多次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先后参与公司研发的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科研成果1项、集团科技进步奖1项。
  从初入煤海的青涩小伙,到如今的技术骨干,王超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煤矿工人的责任与担当,在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在技术创新上成果丰硕。但荣誉没有让他停下脚步,他说,在追梦的道路上,将始终保持热爱与执着,继续为矿山发展贡献力量,让青春在煤海深处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