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事”格局见效 助力朔州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庞勇
5月19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助推高水平开放 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朔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朔州市外事办是朔州市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窗口,承担着外事政策执行、涉外事务协调、因公出国管理、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过去一年,市外事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两个服务”,积极构建大外事工作格局,深化因公出访成果,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对外宣传形式,各项工作稳步提升、有序推进。
政治引领 展现外事“新形象”
朔州市外事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事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好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利用好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 “机关讲堂”。2024年至今已开展50期,为外事干部“充电蓄能”,全面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在召开市委外事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全市外事工作和全市外办主任会议时,明确工作要点,压实工作责任;与外事委成员单位及县(市、区)外事办紧密联系、同向同行,形成纵横联动、协作高效、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外事工作目标任务逐一落实,“大外事”格局见行见效。
精准施策 践行外事“新担当”
朔州市外事办按照务实、高效、精简、节约的原则,做好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的审核报批和服务,2024年服务因公出国(境)9批32人次,出访成效显著,包括右玉足球运动学校与拉约·阿尔科文达斯足球俱乐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怀仁市陶瓷企业受邀赴日本参加 “点缀生活的器具展”等。
同时加强国际友城建设,新增一位特邀理事和一位海外联系人,与泰国乌隆府他尼市开展交流并签订《友好城市关系备忘录》,持续推进与友好伙伴城市罗马尼亚塞贝什市交流交往并达成签署友好城市意向,在此基础上编印《朔州市国际友好城市名录》,推动以国际友城为桥梁载体,进一步开展文化、经贸交流。
靶向发力 实现外事“新发展”
对外宣传亮点纷呈,朔州市外事办“以赛为媒”打造外事新品牌,在外语情景剧、用外语讲好朔州故事比赛的基础上,举办“青春心向党,‘剧’风续华章”外语情景剧比赛,各县(市、区)300余名选手参赛,社会反响强烈,为讲好朔州故事、传播朔州声音汇聚了更多动能;编印《外国人来朔指南 (中英文)》《朔州故事汇——朔城区篇(中英文版)》,扩大投放区域,增加朔州故事的覆盖面、影响力;积极“请进来”,带领海外博主深入体验朔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推介朔州、展示形象的新路径。
同步深耕翻译人才库建设,多渠道招才纳贤,多语种外语人才累计达到102人。每季度开展一场专题座谈会或 “英语角”活动,聚焦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质量提升进行实战演练,不断提高翻译人才服务能力、接待能力、应急处突能力。
服务争效 彰显外事“新价值”
坚定落实“外事便民,外事惠企”服务理念,做好领保宣传,在滋润机场、市出入境管理大厅、市政务大厅以及学校、社区开展领事保护宣传活动5次,各县(市、区)外事部门以多种形式开展领事保护宣传活动8次;助力企业“走出去”,开展APEC商务旅行卡宣传7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积极为符合条件的人员申办;组织各县(市、区)企业参加外交部春节、端午大集,让更多朔州产品“走出去”;开展外语标识规范指导,全市景区外语标识正确率持续稳步提升;为“海外博主朔州行”以及国际媒体和智库人士提供翻译服务保障,外事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价值不断彰显。
2025年,朔州市外事办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朔州外事资源,积极推进外事、外宣、外经、外贸、外资“五外”联动,提升外事工作质效,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地方经济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