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怠 为矿山智能化转型“架桥铺路”
本报记者 李茹霞
黎明前的矿山还浸在乳白色的薄雾里,山西兰花同宝煤业有限公司智能办主任秦志刚已拿起记录本走进指挥中心,端坐于控制台前,目光如炬锁定综合管控平台的全息投影。在这方数据构筑的战场上,每一组跳动的数字都是守护矿山安全的密钥,而他正是破译密码、指挥作战的“中枢神经”。
作为一名在煤矿行业深耕多年的技术骨干,自投身煤炭事业以来,秦志刚见证并参与了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从传统人工监管向智能化、信息化的巨大跨越,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工作的无限热忱,在矿山智能化的征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
扎根矿山 练就过硬专业本领
从学校毕业后,秦志刚便进入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安煤矿分公司,被分配到监控中心,从事监测监控工作。
面对复杂的设备和繁多的技术难题,秦志刚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一头扎进各类专业书籍和资料中,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
在唐安煤矿工作的10余年里,秦志刚用实力和汗水书写着奋斗篇章,他是技术创新的佼佼者,更是团队精神、奋斗精神的传承者。从参与KJ4N型安全监控系统和KJ69J型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建设,到参与多项通信系统建设以及煤炭专网改造,再到后来参与智能化矿井各子系统的建设,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在参与万兆工业以太环网系统建设时,他主动申请到厂家培训基地培训学习,返回后便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与团队成员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确保系统顺利建成并稳定运行。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秦志刚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参与了《一种RS485信号共享装置》《本安矿用对讲摄像机》等多项专利的研发及团体标准的制定,为行业规范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论文发表方面,秦志刚也成果丰硕,在《兰花科技》《矿业装备》《机械管理与开发》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技术心得和创新思路。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钻研与付出,也让他成为煤矿行业公认的技术专家。
勇挑重担 助力矿井智能化转型
十年磨剑终成锋,2024年,秦志刚调入山西兰花同宝煤业,正值矿井向智能化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环境和更高的要求,他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在智能化矿井验收工作中,秦志刚负责的任务艰巨而复杂,智能化、信息化工作涉及多个科室,需要协同合作。他积极配合职能科室协调厂家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认真对接各系统的安装,确保数据上传正常、传输链路稳定。为提升监测监控人员的素质,他组织开展了各类培训,通过班前会学习专业知识,利用工作群共享学习资料,并带领团队到兄弟单位交流学习。
秦志刚常说,所有的业务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所有的管理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只有有了流程、有了制度,才能更好地管理人。他牵头制定了智能办内部管理制度,根据兰花公司的要求积极推进。
在万兆工业环网和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秦志刚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绘制了《工业环网网络拓扑图》,制定了管理措施,对数据中心机房、井上下交换机进出线缆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划分VLAN。他带头绘制了智能办各个子系统的网络拓扑图,为机房各个设备粘贴了设备管理牌和线缆标识,即使刚入门的“小白”也可以快速上手。
传承精神 凝聚团队奋进力量
日常工作中,秦志刚经常与同事分享工作经验和心得,鼓励大家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真正的智能化不是机器取代人,而是让人站在科技的肩膀上,智能化的本质是人的进化。”秦志刚在智能办例会上的这句话,成为智能办团队的座右铭。他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积极营造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在他的引领下,智能办的员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团队凝聚力不断增强。
谈及未来,秦志刚表示,追求智能化,本质上是对矿工生命更深沉的守护。未来,他将继续深耕矿山智能化领域,带领团队攻克更多技术难题,推动智能设备迭代升级与系统优化,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管理体系,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为矿井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智能化转型之路上持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