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19日

老小区亮新灯 电力改造让幸福“满格”


  本报记者 王新嫄 通讯员 王亚
  
  明亮的台灯下,孩子专注地写着作业,三台空调同时运转,带给人们舒适的温度……5月14日晚,运城市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内,21号楼住户薛红琴家里,充满着温馨幸福的氛围。
  经过国网运城市城区供电中心的电力改造后,生活在这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家属院的575户居民彻底告别了 “用电焦虑”,不必担心电压不稳导致灯光闪烁伤眼睛,也听不到老旧电扇那恼人的“吱呀”声。
  
  老小区的用电之痛
  
  电力改造前,小区仅靠两台500千伏安和一台25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供电,线路老化、容量不足、末端电压低,高负荷用电期频繁停电。2000年搬进小区的薛红琴深有体会。每到用电高峰,她总要把冰箱插头拔掉才能勉强开空调,最让薛阿姨揪心的是读初中的孙女,“孩子写作业总得开台灯,电压不稳时灯光忽明忽暗,真怕伤眼睛”。
  202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小区两台变压器因重过载同时跳闸,导致300多住户停电,小区电工维修不过来,物业值班员忙到凌晨,最后还是城区供电中心的高压抢修队伍连夜支援才恢复供电。
  
  零点施工的智慧考量
  
  2023年年底,运城市政府将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纳入“三供一业”改造重点清单,国网运城市城区供电中心负责实施电力改造工程。
  2024年3月,电力改造工程正式启动。消息传来,居民们既期待又忐忑:王大爷担心自家的鱼缸氧气泵会断电,李老师家刚满月的孙子离不开恒温奶瓶,底商多多来超市的雷莉急得直搓手,冰柜里的海鲜可经不起停电。
  这时,一个穿着工装的90后小伙子——中城供电营业所网格经理王俊峰,拿着施工方案图挨家挨户解释,还建了个 “电力改造答疑群”,24小时在线回应居民疑虑。
  最让居民惊讶的是施工期间的 “智慧方案”。采用“零点作业+负荷倒接”新模式:每天凌晨两点,带电作业车悄然进场,像做“心脏搭桥手术”般精准转移负荷,天亮前完成“电力接力”,白天施工时居民照常用电。
  3个月后,3台63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拔地而起,575块智能电表入驻老式单元楼,低压线路全部换装防老化绝缘层,户均容量从1.1千瓦跃升至7.5千瓦。
  
  网格经理的民生答卷
  
  电力改造完成后,每个单元楼门口都贴上了醒目的电力服务公示牌,绿底白字的“网格经理”联系方式格外显眼。薛红琴和邻居们在楼下乘凉时总忍不住念叨:“现在可方便了,谁家跳闸停电、电表异常,一个电话就有‘电管家’上门!”
  薛红琴说的正是网格经理王俊峰,他的手机号已经成了小区家家户户通讯录里的“VIP”。
  “当好网格经理,首先要成为辖区居民的‘用电活档案’。”王俊峰说,“接手这片小区时,我花了整整两周时间逐户走访575家住户。”两个月下来,他不仅完善了全部客户档案,还专门为36户特殊家庭建立服务台账。
  今年春季的大风天气,王俊峰通过“运电e哥”提前在业主群发布大风预警安全用电提示,暴雨天还专门淌水巡查小区变压器周围的积水情况,排查半露天车棚的充电隐患。
  这一刻,稳定的电流静静流淌,守护着孩子清澈的双眸,也守护着普通人家最朴实的期盼——这或许就是“满格”电力带来的最真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