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勾勒校园最美成长图景
本报记者 陈彤
近日,太原市成成中学校 (迎泽校区)第四届校园种植活动启动仪式在明伦堂与“成成种植园”启幕。师生以劳动为笔、大地为纸,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农耕文明对话,点燃了用双手创造价值的信念之光。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势多。”活动中,该校领导为过去一年深耕不辍的优秀种植班级颁发了荣誉证书,初高中各年级获奖班级代表依次登台领取证书。这片园地见证的不仅是幼苗的成长,更是劳动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的扎根。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该校政教处主任陈嘉以《尚书》箴言开篇,从大禹治水的躬耕精神讲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使命,提出三点育人主张:培育“一勤天下无难事”的品格,深耕“春种秋收”的实践沃土,培育“科技兴农”的创新思维。
“从第一次挥锄的腰酸背痛,到见证幼苗破土的雀跃,终于读懂 ‘粒粒皆辛苦’不仅是诗句,更是土地教给我们的生命课程。”学生代表吴昱昊以劳动实践为镜,分享了种植感悟,道出了劳动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真谛——在照料生命的过程中学会敬畏自然,在春华秋实里读懂成长。
当各班代表接过绿植认养责任书和《劳动教育观察记录本》时,一场特殊的生命契约就此缔结。这份手册不仅是科学观察的工具箱,更是文化传承的时光胶囊。从惊蛰到霜降,学生们通过系统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在劳动实践中感悟中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
“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在“成务大讲堂”特别课程中,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杨婧带来干货满满的种植指南。从土壤墒情监测到节水灌溉技巧,从有机堆肥制作到病虫害防治,现代农科知识与传统耕作智慧在这里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带着新学的种植技艺,师生走进种植园,奏响最动人乐章,勾勒出校园里最美的成长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