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15日
朔州市右玉县公安局元堡子派出所所长杨晓峰

以无畏之姿 奋战在为民服务第一线


  本报记者 郭丽菲

  

  “越是急难险重越要冲锋在前,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挺身而出。”这是右玉县公安局元堡子派出所所长杨晓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警11年,他既是刑侦战线的“业务尖兵”,也是忠勇无畏的“扫黑先锋”,还是扎根基层的“平安使者”,从刑侦一线到基层治理,他将热血融入使命,把青春献给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守护万家灯火的人生篇章,用实干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忠诚本色。

  

  刑侦战线铸就“业务尖兵”

  

  “虽然从我爷爷那辈就举家迁到了大同,但从小听着右玉故事长大,这里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2014年2月,从小心怀刑警梦的杨晓峰从中国刑事警察学校毕业后,成为右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侦查员。从穿上警服回到故乡的那一刻起,他就下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卫士”。

  大学侦查专业的学习,让杨晓峰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为扎实开展刑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五花八门的案件还是一次次挑战着他的办案能力。杨晓峰深知“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所以积极参与各类案件的侦办,潜心研究侦查技法,反复进行逻辑推演,直到拨云见日,案情澄清,在真刀真枪的破案实战中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成为刑警以来,从做简单的笔录开始,到根据不同的案件类别和犯罪嫌疑人特点制定对应的审讯策略,再到对案件侦办全过程的运筹把握,杨晓峰凭着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精湛过硬的业务能力、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有目共睹的骄人战绩,逐步成长为刑侦战线的“业务尖兵”。他先后参与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3次,2022年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称号。

  

  忠勇无畏成就“扫黑先锋”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拉开序幕,杨晓峰被委以重任,签下参战承诺书,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

  三年战斗中,杨晓峰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他身先士卒、任劳任怨,白加黑、“5+2”成为工作常态。从宣传发动、线索核查到破案攻坚,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特别是侦办“赵凤国”组织卖淫恶势力犯罪集团和“唐二”黑社会性质组织两起案件时,杨晓峰和战友们在一年半的侦办期间,全天候驻扎在朔州市,吃住在专案组,放弃了包括国庆长假在内的一切节假日。

  每天不管工作到多晚,即使身体再疲惫,他都要汇总当日的工作情况,梳理安排次日的工作。有时候四五天连轴转,每天睡觉的时间加起来不足四五个小时。后期搜集固定证据,更是北上东北,南下广东,辗转多个省、区、市,累计行程上万公里,调查走访200多人,制作和调取了1200余份涉案材料。

  在杨晓峰和战友们的努力下,右玉县公安局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3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61名,破获案件36起,扣押冻结资产1164.23万元,移送保护伞线索23条,发放风险提示函54份,移送起诉37人,判决36人。

  

  扎根基层甘当“平安使者”

  

  2023年10月,杨晓峰从刑侦战线调任右玉县公安局元堡子派出所所长。

  元堡子镇是右玉县煤矿集中区域,外来流动人口最多,社会治安环境最复杂。如何守护好辖区平安,如何化解好矛盾纠纷,如何服务好人民群众成为摆在他面前的新问题。

  面对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杨晓峰迅速转变了角色,彼时,源远流长的“枫桥经验”让他看到了问题的答案。

  在杨晓峰的带领下,元堡子派出所围绕“派出所主防”定位,整合有限资源,积极推行“一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加强警情分析研判、精准巡防力度,优化“1、3、5”快速反应圈设置,提升街面见警察、村庄见警车、夜晚见警灯,切实提高辖区治安掌控力。

  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每天就是和群众打交道,接触的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诸如化解矛盾纠纷、给行动不便群众提供上门服务……杨晓峰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实践,总结出社会联动、部门联调、群众联防、警种联控“四联”工作法,将“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问题、治乱点”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