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逐梦拓新业 让农产品远销海外
本报记者 郭丽菲
他原本在大城市有着稳定的工作,却因心中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憧憬,毅然踏上归乡路。他就是大同市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温军。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毕业后,他选择返乡创业。几年间,他创新开发农业新业态,破解农产品出口“卡脖子”难题,向世界递出农产品出口的“山西名片”。通过发展农业产业,他带领农民致富,同时组建年轻的创业团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与青春力量。
毅然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大同市天镇县人均耕地面积3.9亩,是典型的农业县,凭借生态环境优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6年,温军看到家乡农民因没有固定的销路而导致蔬菜滞销,农民辛苦耕种一年却得不到保障时,毅然放弃了北京的工作,选择返乡创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从小受父辈的耳濡目染,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易,温军更能感同身受。他意识到改变当下农业生态已无太多捷径可循,只有踏踏实实地深耕供应链、延伸产业链,从当地薄弱的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下手,才能探寻新的价值。
为了保障农民权益,他与农户签订“保护价”种植合同,承诺无论市场价格如何波动,都会以不低于合同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保障,让农民吃下“定心丸”。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他在农产品加工出口领域钻研技术攻关,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个、实用新型专利19个,突破了农产品出口的“卡脖子”难题,使中国农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法国、西班牙、印度、巴西等国家。在农业产业发展上,他使农户能够兼顾务农与务工,实现了“种地+打工”双保障,助力5万多名农户增收,为4万多个家庭开辟了新的经济增收渠道。
发展订单农业 带动农民增收
随着订单式种植销售模式逐渐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干劲十足。于是,温军开始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新业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农户总能看到温军忙碌的身影。他亲自把关农产品的质量,确保收购的农产品都符合标准。在这种模式下,农民解决了销售难题,种植干劲儿十足。
为了提升种植效率、科学规划耕地使用,他组织农民在收割圆白菜后进行复耕青梗菜,实现北方大田蔬菜“一年两产”。单单这一项,就为农民增加收入1200余万元。而在温军招收的4230余名季节性临时工和长期农民工中,困难户就占80%。
走向国际市场 推动产业升级
攻克了质量关,温军将更多注意力聚焦于对市场的探索。怀揣着让中国农产品走向世界的梦想,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的经营理念,将公司的业务拓展到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让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他想方设法让大同黄花出口海外。在他的努力下,大同黄花不仅在国内市场声名鹊起,更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山西农产品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温军还将自己在北京大学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与农业实践相结合,带领团队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不断钻研。他创新引入AI色选技术加工农产品,成功申请了20余项专利。这些专利涵盖农产品种植、加工、保鲜、运输等多个环节,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出口过程中面临的质量标准、保鲜期短、运输损耗大等“卡脖子”问题,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为公司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国内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外,他积极引进和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大力倡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创业团队,为家乡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与青春力量。
温军的先进事迹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彰显了青年一代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温军的奋斗故事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乡村,以创新思维和实干精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向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