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初心使命 永葆为民情怀
本报记者 郭丽菲
他曾是野战部队的军旅硬汉,如今是税务战线的业务尖兵。从“橄榄绿”到“税务蓝”,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副所长闫匡民以军人本色践行初心使命,在税收一线创新突破、默默奉献。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扎根基层,以“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担当作为,让青春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征程中绚丽绽放。
从军旅硬汉到税务尖兵
“为人民服务!”是闫匡民刻在骨子里的军人誓言。11年的军旅生涯,他用热血诠释忠诚:2015年河南林州“3·2”重大交通事故中,他带领战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连续奋战9个小时,成功营救了13名遇险群众;2016年安阳特大暴雨,他冲锋在前,转移群众500余人,完成8个村庄的清淤重建。危难时刻的逆行身影,彰显了“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
转业到税务系统后,闫匡民将军人的作风融入到税收事业中。他主动要求到税务部门的前沿阵地,并向组织立下“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军令状。3年间,他月均加班近40个小时,以“随时在岗”的拼劲,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将第一税务所打造成全省模范集体,成为纳税人心中“有困难就找闫主任”的“定心丸”。
以数治税探索改革路径
“改革没有旁观席,青年必须站前排!”闫匡民始终冲锋在税收现代化最前沿。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他在学府办税厅推行“大导服”税费服务新体系,构建“智能+人工”全场景办税模式,实现办税效率提升40%,群众满意度达99.8%。他与同事研发的“预约办税数据中枢”,精准分析10万余条办税行为轨迹,动态调配资源,使业务办理平均等候时间缩短至1分钟,线上业务受理时长缩短至40秒。
为解决跨区域办税难题,闫匡民依托征纳互动平台,建立了“云端协同”机制,让纳税人实现“就近办、异地办、即时办”。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痛点,他撰写的调研报告推动全省系统升级,惠及数千家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2024年,他带领团队提出的“数据预判+未诉先办”机制,将山西综改区税务局小呼热线诉求响应速度提升了60%,真正让“为民服务”跑出了加速度。
初心为笔书写为民答卷
“穿上税服,肩上扛的就是责任和使命。”闫匡民始终将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他带领团队推出了“晨会复盘、夕会攻坚”制度,累计解决疑难业务700余件;面对特殊业务,他开辟律师驻厅专窗,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服务;针对企业急难问题,他建立“暖心工作室”,48小时内问题解决率达100%。
在精准高效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中,闫匡民创新“政策找人”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推送政策1.2万次,帮助全区企业享受税费优惠超2亿元。一位企业家在感谢信中写道:“闫所长不仅送政策,更送信心!”正是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指引着闫匡民在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综改税务实践中奋勇争先。
搭建平台护航青年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一群人才会走更远。”作为青年导师,闫匡民在思想上引、业务上带、工作上帮。他带领“暖心青年突击队”扎根税费服务第一线,投身业务钻研最前沿,在全局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每周开设“业务精研课堂”,围绕税费政策、系统操作、矛盾调解等主题开展案例式教学;每月举办服务明星评比,通过业务办理情况,组长打分、组内互评等方式激励队伍创先争优;每季度组织“实战沙盘推演”,模拟突发办税场景,提升青年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
在 “挖掘培育+动态管理+选任使用”的成长体系下,通过“学、练、战”挖掘培养业务骨干13名,成为辐射带动全局的青年中坚力量。闫匡民主讲的“军魂税课”成为新入职干部的必修课;他发起的“税务蓝+志愿红”行动,带领青年干部深入企业、社区、街道开展税法宣传服务6场,将税收春风送入千家万户。他的一言一行诠释着税务人薪火相传的精神火炬,于躬身力行中传递责任与担当,在砥砺奋进间交接使命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