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节水+”新路径共建节水型城市
本报记者 刘家进
今年5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第三十四届城市节水宣传周,主题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协同推进城市节水”。5月11日,太原市第三十四届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汾河景区芳草渡广场举行。
活动现场,主办方太原市城乡管理局以及承办方太原市市政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太原市黄河供水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多种形式营造了浓厚的节水宣传氛围。宣传展板上,展示了水资源现状、节水“三同时”等知识,以及太原在提升用水效率、污水再生利用以及水环境改善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咨询台前,工作人员为市民详解节水器具使用、一水多用方法、漏损自查技巧,并向过往市民发放《节约用水条例》等宣传资料。
据介绍,太原市在2002年被授予首批“节水型城市”称号后,又于2006年、2011年、2015年、2019年、2023年5次顺利通过复查验收,继续保持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2024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14.3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77立方米,分别比2020年下降26.19%、23.09%,跻身全省前列。
宣传周期间,太原城管部门将开展“节水从娃娃抓起”节水宣传进幼儿园、“节约用水助力城市更新”节水宣传进小区、“争做节水排头兵”节水宣传进单位、“我为节水代言”节水宣传进高校等主题活动,最大限度地延伸宣传活动的广度、深度、密度,激发社会各界自觉节约水、爱护水的意识和行动。
太原城管部门还将探索 “节水+”创新活动,通过“节水+文化”“节水+艺术”等活动,将节水理念融入文艺作品、文创产品中,进一步提升宣传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同时,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强化协同联动,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此外,各节水型单位也将开展一系列贴近群众、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深化对城市节水重要意义的认识,将节水宣传活动深入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营造共建共享节水型社会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