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09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激励忻州师范学院广大青年——

矢志拼搏奋斗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杨智源 程书鹏
  
  雪山之下,戈壁滩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坐落于此。这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的村级小学,近300名学生多为柯尔克孜族护边员的子女。在这所小学,23名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这支服务队里,有3名忻州师范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外语系1902班学生田狂、数学系2004班学生裴高渲和数学系2005班学生王天瑞。在这所小学,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着忻州师院青年“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铮铮誓言。
  
  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
  
  近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戍边支教的情况和体会,表达扎根西部、服务边疆的决心。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赞扬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并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极大地激励了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及忻州师范学院广大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仅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更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知,让我更加明白青年的奋斗,必须始终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田狂说,“在西部支教的日子里,我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但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我所付出的努力,都可能会成为孩子们打开知识大门的 ‘钥匙’;我所传递的关爱,都可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动力源泉。我将心系‘国之大者’、矢志拼搏奋斗。”
  毕业季,裴高渲毅然选择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到祖国西部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他激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关怀,不仅温暖了我们的心,更坚定了我扎根边疆、奉献教育的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志愿者,我要牢记领袖嘱托,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发挥作用,为孩子们传授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王天瑞在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激动不已,他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饱含对青年的殷切期望。重任在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全身心投入到西部边疆的教育改革和建设发展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来自忻州师院青年的青春力量。”
  
  助力西部孩子追逐梦想
  
  “初至西部,眼前的景象让我切实体会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学校的建筑略显陈旧,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图书资料匮乏,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极度有限。然而,当我望向那一间间教室,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时,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就在那一刻,我在心底立下誓言,一定要倾尽所能,为这些孩子带来更优质的教育,助他们走出大山,追逐梦想……”
  田狂是谢依特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他直言,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孩子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上举步维艰。为了帮助孩子们迎头赶上,每到周六日,他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开启辅导时光。从拼音的正确发音,到字词的书写规范,再到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他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手把手纠正他们的错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
  当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迷茫懵懂,到逐渐理解掌握知识,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时,田狂很欣慰,内心满是成就感,同时更加坚定了他在支教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
  除了日常教学,田狂积极参与学校的兴趣小组活动,担任足球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让孩子们学会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为了共同目标全力以赴。看着孩子们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朝气蓬勃的模样,他仿佛看到了无数希望的种子正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憧憬着孩子们未来无限的可能。
  “支教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田狂说。为了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加强家校沟通,他积极开展家访工作,不仅拉近了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更让家长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良好氛围的逐步形成,让我看到了教育合力正在形成,我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8月,王天瑞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召,来到谢依特小学,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师。初登讲台,他发现部分孩子对数学存在畏难情绪。于是,他创新采用“生活化数学”教学法,将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结合,以此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在教授分数时,王天瑞让孩子们用划分生日蛋糕的方法来理解知识;讲解几何图形时,他又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观察自然界的形状。这种教学方式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024年6月,因学校语文教师短缺,王天瑞主动请缨,转岗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师。为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他每天早晨提前到校带领孩子们晨读;午休时,开展“《三国演义》故事会”,讲解“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典故,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复述。在他的辅导下,班级语文平均成绩显著提升。“看到孩子们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诵古诗时,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王天瑞说。
  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被中共阿图什市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评为2023—2024学年 “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裴高渲也于2023年8月踏上了前往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支教之路,成为谢依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和二年级副班主任。初到学校时,面对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他主动向当地教师请教,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当地方言,积极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为提升教学质量,他创新教学方法,在数学课上引入趣味游戏和实物操作,让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有趣。针对部分基础薄弱的孩子,他坚持每日课后辅导,耐心讲解知识点。在他的努力下,所带班级数学平均分显著提升,并进入全市所有班级数学平均分排名的前十名。
  作为副班主任,裴高渲注重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养成,通过制定“班级公约”,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课余时间,他发挥乒乓球特长,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体质。2023—2024学年,裴高渲被阿图什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学之星”,他感慨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报名人数持续高位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忻州师范学院全体西部计划志愿者深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将牢记领袖嘱托,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保持冲锋姿态,锚定星辰大海,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书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努力谱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青春华章。
  据了解,自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以来,忻州师范学院党委始终将西部计划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近年来,学院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人数持续高位增长,先后有2300余名毕业生报名参与选拔,479名青年志愿者奔赴西藏、新疆、贵州等地,开展乡村教育、基层治理等志愿服务工作。此外,学院连续两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岗位对接人数居全省高校第一,在校内外形成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