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康养服务 创造银龄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高静
护士,一个看似平凡的岗位,却充满了挑战。这些“白衣天使”用无私的爱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他人带来希望和温暖。在山西文旅康养集团孟母养生健康城,就有这样一位践行养老新使命的“暖心天使”,她就是健管部的护士刘琳。工作以来,她坚持以长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长者服务,用真诚和爱心关爱每一位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温暖。
晨光中开启暖心护理日常
孟母养生健康城坐落于晋中市太谷区乌马河畔,宛如一处宁静的世外桃源,为老人们营造了安宁祥和的晚年生活环境。每天上午7时,刘琳便迈着轻快的步伐,开启了她一天的暖心服务之旅。
“全社会对养老越来越重视,养生城就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我一定要让他们住得安心、舒心。”刘琳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真挚与坚定。从日常的身体护理,到细致入微的精神陪伴,她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饱含着她对老人们的关怀与尊重,让老人们在新的一天里感受到无尽的温暖。
坚守中传递医者仁心温情
养生城里的夜晚,宁静而漫长,但刘琳的守护从未缺席。
一天凌晨2时,305室的呼叫铃突然响起。刘琳快步走进房间,看见周奶奶蜷缩在被窝里,灰白的头发被冷汗浸湿。此时,她收到老人家属发来的消息:“刘护士,高速封路,我们最早天亮才能到,拜托您照顾老人!”
“奶奶,我在呢。”刘琳轻声安慰着,迅速蹲下身,用热水冲开退烧药,一勺勺喂进老人嘴里。她还用酒精棉片为老人擦拭脖颈、腋窝进行物理降温,轻声哄着:“再忍忍,咱们把体温降下来。”那一夜,她坐在老人床前,每小时记录一次体温、为老人进行一次翻身,直到老人恢复正常体温。
507室的张爷爷因中风留下后遗症,行动不便,心情也变得十分低落。刘琳了解情况后,主动陪伴老人康复训练,用鼓励的话语激励老人。同时,她查阅大量资料,为老人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和护理方案。
在刘琳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逐渐好转,脸上也重现笑容。“刘护士就像我的亲闺女,要是没有她,我的日子可难熬了。”老人激动地说。
关怀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刘琳深知,养老服务不仅仅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更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李奶奶热爱书法,但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很少有机会提笔。刘琳得知后,特意为老人准备了书法工具,并陪老人一起练习。老人开心地说:“和小刘一起写字,我心情特别好,感觉自己又年轻了。”
为了给老人们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刘琳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业余时间,她积极参加各类养老护理培训课程,还自学了老年心理学。她常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照顾老人。”
为了积极践行山西文旅集团“5461”发展举措,刘琳将大统筹理念融入到工作当中,积极协调养老院的医护团队、后勤人员等各方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她借助大平台思维,充分利用线上社交平台,组织老人与家人视频通话,引入线上健康讲座,拓宽老人的知识视野。
初心如磐共筑康养美好未来
秉持大发展理念,刘琳不仅自己不断要求进步,还带动身边的同事一起提升专业水平。她组织经验分享会、技能培训等活动,推动养老服务质量迈向新高度。
当谈及工作是否有压力时,刘琳坦言:“压力肯定有,有时也会感到疲惫,但每当看到老人们信任的眼神,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也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刘琳用无私的爱、专业的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诠释着养老护理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乌马河畔,她与同事们一道,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温暖与希望,也为养老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她用实际行动,为养老服务行业勾勒出一幅充满爱与希望的画卷。未来,她将继续在这片康养天地里深耕,带着对工作的热忱、对老人的关爱,不断探索创新,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