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01日
太原重工冶金设备分公司装配工部班组长韩宝亮

“晋阳工匠”扎根一线为企业降本增效


  本报记者 陈彤
  
  今年34岁的韩宝亮,是太原重工冶金设备分公司装配工部班组长。他长期扎根一线,主要负责产品装调工作,完成了国内外各大钢厂50余台板材矫直机及各类管线机组的装配工作。同时,他作为装配组组长,还负责着太原市地铁工程盾构机项目、航天发射塔架、机坞梯架的装配安调工作。2024年,他累计完成17台矫直机的装配任务,主要负责完成了世界最大安阳周口5600毫米矫直机项目、世界最大530ASSEL轧机项目的装配任务。
  韩宝亮还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术水平,成功攻克了“矫直机工作辊轴承座在线更换装置”“矫直机下机架接地表面调整部位的加工工艺优化”等技术难点,并获得专利。他推行的“全液压矫直机辊系装配标准工艺”得到全面推广,使辊系装配周期缩短20%,为企业节约120余万元,为企业在降本增效、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制定方案 解决难题
  
  “在中钢总包六安钢铁3500毫米项目现场,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热矫直机上辊盒出现断裂情况,无法生产。”接到消息后,韩宝亮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与操作人员进行故障分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大家解决问题。
  当时,公司领导连夜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与韩宝亮进行视频会议,共同分析上辊系损坏原因及解决方案,并派遣焊接、加工专家到场实地观察和测量。“当时,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六安钢铁热矫直机上辊盒修复方案》,在与六钢领导进行了可行性探讨,派遣专业焊接人员通过精准焊接工艺帮助用户进行了修复工作,并达到了精度要求。”韩宝亮说,“通过大家的努力,很快为用户更换了新辊系,并恢复生产。”
  顺利上机使用后,用户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并签订了两套备件辊系合同,为之后更多更好地合作创造了良好契机。
  凭借出色的表现,韩宝亮于2019年被太原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时代新人·晋阳工匠”;2021年,获得“2020年度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在第二届太原市职业技能大赛装配钳工项目中夺得第一名,被授予“并州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聘任为太重集团公司“512”人才工程(第二批)能工巧匠类人才,并获评“太重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荣获“太重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质量之星”。
  
  技术创新 提升质量
  
  在韩宝亮带领下,2024年单个班组完成8台矫直机的装配任务,达到了历史新高。其中,他带领完成的安阳周口5600毫米矫直机为世界最大矫直机。此项目的辊系装配与传统辊系相比,出现了“辊盒长容易变形”“工作辊长、支撑辊多难调整”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他深知传统辊系装配工艺存在一些局限性。
  为了提高装配效率与质量,他积极投身于技术创新,通过在找正平台上进行辊系装配及调整,实现了辊系接触面由 “点接触”到“面接触”的跨越。经过反复研究与试验,解决了辊系装配难的问题。“这种装配工艺不仅大大简化了装配流程,还提高了装配精度,将原本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装配工作缩短至一天,同时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韩宝亮说。
  工作中,韩宝亮常常对班组成员说:“质量无小事,我们的每一个疏忽都可能影响到整个设备的性能。”在他的严格要求和以身作则下,他带领的班组提前8天完成了整台矫直机的装配任务,得到了用户的好评,为分公司与本台设备用户签订5600毫米冷矫和压平机(约1亿元)新合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富Φ530轧管机的装配同样复杂多变且难度极大。作为国内最大和分公司首次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在设计初期,公司成立了专项小组。作为资深“老装配”的韩宝亮,主动要求加入,在设计阶段提出对机架开闭装置进行连杆形式改进方案,并被采纳。
  一线职工或许平凡,但韩宝亮一直用坚守与付出,奔跑在前行的道路上,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感染他人,在“传、帮、带”方面无私奉献、在技术创新上积极探索、在攻坚克难时坚韧不拔、在质量提升上执着追求,努力成为全体员工学习的楷模,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