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30日

晋澳青年互动交流 感受多元大美山西


  本报记者 王丽娟 文/图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弥漫着浓浓东方韵味,是文化重地、历史重镇、旅游热土。4月17日至21日,由澳门公务人员联合总会主办、山西省青年联合会协办的澳门青年公务员交流团走进山西,开展了为期5天的交流、访问、学习、体验活动。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街巷、探寻古建、考察博物馆等方式,感受山西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晋澳两地青年的友谊与合作。
  
  探访青年先锋 交流企业发展
  
  4月18日,参访团走进山西亚鑫集团进行了深度访问。在亚鑫数智中心内,工作人员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转情况。
  “这面屏幕上显示的是焦化设备的运行情况,有实时温度、压力、流量等各种运行参数。这边是煤焦输送、干熄焦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为参访团详细介绍着中心的相关情况。作为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循环经济典范,山西亚鑫集团是一家以煤焦化工、高新材料、文化旅游三大板块产业为主,配套物流贸易、煤炭洗选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实业型集团企业。其所有业务系统通过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运行,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和资源最大化利用。同时配置了5G专用网络,对炼焦过程的远程控制,实现了炼焦生产的全自动无人操作。
  这些领先的技术让参访人员赞叹,尤其面对庞大的煤焦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升级项目和煤炭、焦化、精细化工、炭材料延伸产业链布局及高端炭材料、碳纤维项目让人不禁感慨。
  “这个占地2万亩的能源企业,结合上下游产业,形成一个高效的产业链,体现了中国大型企业在土地资源整合与产业集群上的优势。”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的张惠兰感叹道。
  在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参访团走进联东U谷·太原科技创新中心,在园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详细了解了联东在山西的投资发展情况和太原科技创新中心园区阶段性招商成果,先后走访了山西国源煤层气综合利用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山西基因包装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入园企业,实地了解了企业成长历程、生产运行、创新研发等情况。
  “近年来,山西已经成功把‘黑色资源’转化为‘绿色动能’,扛起能源保供使命,锚定国家‘双碳’的目标,是值得我们澳门学习的。”澳门公务员联合总会青委黄嘉丽表示。
  
  追寻文化遗迹 触摸历史真迹
  
  在此次参访团中,大部分青年是第一次来山西。“得知去山西参访时,我毫不犹豫就报了名。只因为那句享负盛名的‘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山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澳门公共建设局高级技术员冯子维表示。
  他说,从坐上飞机的那一刻起,就特别向往,迫不及待想揭开这座千年古地的神秘面纱。
  在整个行程中,参访团成员的第一感觉: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历史的课本上。从晋祠公园到平遥古城,课本上每篇文章的建筑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了。“在晋祠公园,我们用手触摸课本上那些古老建筑,感受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里现存着盛唐碑刻与宋、元、明、清时期建筑。作为北宋建筑代表圣母殿,殿内43尊彩塑突破传统,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澳门工联青委、澳门金融从业员协会理事余卓乾说。
  在平遥古城,冯子维亲手触摸明代城墙的砖石,比起博物馆的玻璃展柜,这种“活着的文物”更让他激动。“最打动我的是平遥县衙‘亲民堂’牌匾上的那一点。据介绍,古人特意在‘民’字上加一点,寓意‘亲民要多一点’。这个小小的设计,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哲学思想,更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与冯子维感触不同的是张惠兰,她是第二次来山西。之前曾与朋友一起来山西旅游。相比上一次,她感觉山西有很大的改变与进步:整个城市规划、基建更新,公共空间优化。尤其在太原,古典与现代并存,厚重的历史没有拖住前进的步伐,体现着山西人自强不息的性格。
  
  品味文明摇篮 看“活着”的艺术
  
  青铜器上的铭文穿越千年,讲述“最早中国”的故事;平遥古城票号遗址,“汇通天下”印证着古代金融智慧;北齐壁画博物馆像是娓娓道来深藏于历史深处的故事。从山西博物院到平遥古城遗址,再到北齐壁画博物馆,参访团员们被山西千年的文化所吸引。
  看着平遥古城 2700年的历史遗迹,拿着推光漆器、传统银器,听着押镖的故事,看着票号的昔日风光,他们被这些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所触动。大家纷纷表示,平遥像一座“一直活着”的古城,充满了生命力,它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到处都呈现出浓浓的晋商文物风采。
  参访团成员们特别喜欢各个景点的“沉浸式”参观,在平遥县衙博物馆他们参与了“县官审案”、在协同庆当了回商贾,在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中体验了一把镖师。“这种深度参与不仅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单一观光模式,也是澳门多元发展旅游产业值得借鉴的地方。”黄嘉丽说。
  参访中,团队成员还走访了太原多个地标建筑,感受着2500年的沧桑变迁,真正地体会到“华夏文明摇篮”之美誉。“山西用数字技术让文物 ‘活起来’,用康养塑造新型文旅产业。这些都启示着澳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既要坚守‘中西交融’特色,更需像山西一样深挖中华文化主根,发挥好自身的优势,讲好澳门故事。”黄嘉丽对《山西青年报》记者说。
  
  感受街巷烟火 留下最美回忆
  
  此次参访团成员大都是澳门公务人员,对于山西民生访问也是其中一项。活动中,大家走进柳巷、钟楼街、义井集贸市场,体验山西街巷文化,感受民间烟火。“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这里的面条好好吃,跟我们在南方吃的刀削面不一样。”参访团成员面对山西丰富的面食如是说。
  无论是柳巷、钟楼街的小吃店或是大型饭店、餐厅,都可以看到面食师傅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利落地将面削进开水锅里,搭配卤汁、再滴上几滴山西老陈醋,口味极佳。这些师徒相传的传统手艺让每位团员大开眼界。
  在义井集贸市场,团员们走进太原烟火气最浓的美食天堂。这里虽然没有繁华的CBD,却遍布诱人的小吃摊;虽然没有高档的购物区域,却拥有最迷人的市集。摊位紧密相连,琳琅满目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从街头吃到街尾,各种美食让人停不下来。作为太原民间文化的一角,每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是幸福感满满。
  “这趟太原之行收获颇丰,无论是企业参访、文化体验、风土人情,还是城市发展,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黄土高原上人民顽强的生命力与人们的热情。游山西,读历史,这是个值得推荐给朋友和再来领略的好地方。”
  “这次山西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发展成就,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作为澳门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澳门独特的中西文化交融特色,为促进两地交流合作贡献力量。”
  ……
  参访结束,踏上归乡飞机时,团队成员在微信互动留言中表示,山西留给他们的是最美好的回忆。“下一步,总会将积极推动晋澳青年交流互动,让澳门青年公务人员学习山西不同方面经验,把所见所闻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动力。”参访团团长李华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