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志前行践初心 恪尽职守保安全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在煤矿安全生产的战场上,潞安化工集团高河能源安全调度主任丁杰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矿井的每一寸安全防线。自踏入矿山工作,丁杰便将“安全”二字深深镌刻在职业生涯的每一步,从基层员工成长为安全调度主任,他始终直面“三违”“隐患”等不安全因素,用智慧与专业能力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任职安全调度主任期间,丁杰以铁腕手段狠抓安全管理,组织人员查纠井下“三违”2172条、“隐患”17613条,并确保全部整改落实。他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狠抓落实,一抓到底”的常态化工作模式。2025年一季度,高河能源“三违”“隐患”发生率比上季度分别下降10%和6.3%,有力推动了矿井安全的高效发展。
凭借着对安全工作的执着坚守和卓越贡献,丁杰先后获得潞安化工集团“优秀青年”“优秀共产党员”、高河能源“十大杰出青年”“党员标兵”等称号。丁杰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煤矿安全管理者的使命与担当。
提素质 强化安监本领
“安全员要像一颗坚实的螺丝钉,牢牢地钉在安全生产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是丁杰班前会常说的一句话。
高河能源作为智能化矿井,丁杰深知具备优良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当代特殊环境下的安全要求。他充分以班前会、安全例会等形式为载体,以煤矿《三大规程》《高河能源生产作业基础性标准手册》为标准,通过全员素质提升考试与现场提问的方式,加强安全员的现场监管控制能力与特殊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作为一名安全管理人员,丁杰始终坚持“风险可控、事故可防”的安全理念,不断从书中吸取营养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并深入井下跟班写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他充分运用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漏过任何细节,不放过任何风险,不疏忽任何隐患,持续强化安全监管力度,为今后突发事件的处理与职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做出依据。
谋细节 掌握矿井安全
“三违不除,安全不稳!隐患不除,事故难免!”在多年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丁杰深知“三违”“隐患”对煤矿来说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两大“天敌”,他不遗余力,结合矿井实际总结了一张实用的 “安全管理平面图”。
丁杰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着一张采掘衔接图,对于每天的重点变化、重点衔接、临时工作任务,对安全监管工作敏感的他,都会一点一点标记上去。图上的每个点映射在丁杰脑海里,都是现场可能出现的“隐患”“三违”,根据这张图,他逐步细化安排人员监管,做到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
在完善“挂图作战”的基础上,丁杰十分注重做好与各业务部门和生产队组之间的协作工作。他提出了“监管与服务并存”的协作理念,有效处理了队组之间的关系、部门之间的配合,形成了“铁面监管、热情服务”这样看似矛盾却可共存的管理模式。
在一次跟班检查中,某一单位在没有单项工作安全责任书的情况下,私自安排工人作业,现场无负责人监管,且存在多处安全隐患。丁杰立即下发“停止作业”指令。该队责任人到处拖熟人找关系,想“通融通融”,但换来的是丁杰的“不依不饶”,他在微信工作群中严肃地说道:“作为安全专职监管人员,端安全碗、吃安全饭、把安全关,安全首位意识一定要树牢,绝不给‘隐患’留下任何可乘之机。”该队责任人对此心服口服,丁杰用实际行动,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
担使命 护航安全生产
“丁主任每次来工作面都会和我们交流很多,除了排查处理安全隐患,还会和我们聊 ‘现场生产任务和安全监管有哪些冲突?’‘安全监管现在施加的压力大不大,大家是否有抵触情绪?’”这便是一线员工对丁杰的印象。
深入一线、身入一线,发现问题,为基层一线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具体可行的措施,是丁杰长年坚持并践行的“一线工作法”,特别是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过构造、安撤及掘进工作面贯通等特殊时段,他永远冲在最前面。“抓安全生产工作,只有到一线、多跟矿工兄弟们交流,心里才踏实,才能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才能摸清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为基层服好务,才能为安全护好航。”丁杰如是说。
升井后,丁杰顾不上身体的疲惫,总是第一时间总结梳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并告知问题单位如何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来不得一点侥幸,你若对隐患松一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丁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以“抓在日常,严在经常,狠抓落实,一抓到底”的思维律己律人,坚信安全责任应有效落实到“拿扳手拧螺丝、用铁锹锄土”的人身上,坚持“安全命运共同体”理念,牢牢把住安全生产的每一道关口,为高河能源安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