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征程上书写青春风采
本报记者 张云鹏 文/图
在时代的浪潮中,创业成为许多人追逐梦想的舞台。他们以无畏的勇气、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各个领域奋力拼搏,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榆次青年张志飞的创业世界,探寻他那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创业征程,聆听他在挫折中坚守、在创新中奋进的精彩故事。
创业种子悄然萌芽
张志飞自幼便对军人怀着崇高的敬意,高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应征入伍,成为光荣的武警战士。
军营生活艰苦异常,可张志飞从未有过一丝退缩。无论是烈日炎炎下的体能训练,还是复杂技能的反复锤炼,他都咬牙坚持。因表现突出,他荣立个人三等功,获 “优秀士兵”“优秀士官”等荣誉。
退伍后,张志飞成了晋中市榆次区公安局巡警大队辅警。这段经历让他对社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锻炼了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一次偶然机会,一杯清爽的奶茶瞬间让他感到身心放松,疲乏与烦恼一扫而空,从此他便爱上了奶茶。
一次,张志飞从冷饮店老板口中得知奶茶行业背后的“秘密”:一杯成本价2元左右的普通奶茶,经过层层代理加价,到消费者手中竟高达10元甚至更高。这个发现让他心中一动,“我也要开一家冷饮店,让喜欢喝奶茶的人都消费得起”。就这样,创业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悄然萌芽。
调整思路破解困局
随后,张志飞在家人的强烈反对和众人的质疑中辞去了工作。他和10个朋友筹集了70多万元,踏上了创业之路。
经过考察,张志飞发现了一个以大数据分析为运营模式的奶茶品牌,其独特之处深深地吸引了他,于是决定加盟。创业初期,为了避开激烈的市场竞争,他们选择开辟新战场。经过3个月的紧张筹备,第一家奶茶店开业,开业首日营业收入就达到7000多元。接着,第二家店开业,开业当天营业额“破万”,这让张志飞和团队信心大增。
然而,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门店的扩张,服务和管理跟不上的问题逐渐暴露,运营成本不断攀升,导致两家店的营业额急速下滑。不少股东纷纷要求撤资、退股,这无疑是对张志飞沉重的打击。那段时间,他常常彻夜难眠,但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认真查找出现问题的根源。
通过梳理,张志飞发现开在某高校附近的一家5平方米小店,虽然店面不大,但每天的营业额能保持在2000元左右,客户群体主要是大学生。这个发现让他眼前一亮,于是,他迅速调整经营思路,将各大高校学生列为主要服务的消费群体。他要求每家店的店长要和消费者成为好朋友,用真诚的服务让消费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他坚持选用优质的原料,从茶叶、牛奶到水果等都进行严格把关。经过调整,奶茶店的业绩稳步回升,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2021年,张志飞和创业伙伴抓住机会,全资收购了该奶茶品牌,使其正式成为本土品牌,这也为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文化赋能
在竞争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张志飞深知品质和创新是品牌发展的关键。他始终坚持打造高品质茶饮的定位,在原料选择上不惜成本,从各地选购最优质的茶叶、牛奶和水果,确保每一杯奶茶都能呈现最佳风味。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鲜感,他还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尝试新的配方和口味。
除了产品创新,张志飞还十分注重品牌文化的塑造。他积极与当地的众多旅游景区合作,把名胜古迹的图案和标识印在奶茶杯上,让消费者在品尝美味奶茶的同时,还能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创新的包装设计,不仅提升了品牌的辨识度,还增强了消费者的粘性。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品牌,张志飞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他开通了个人社交账号,经常发布公司发展动态、行业新动向及本地旅游景区的介绍,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如今,该奶茶品牌已经在多地开设了超过200家门店,成为区域市场的佼佼者,还被纳入省级创业项目库。张志飞说:“希望能够带领更多想创业、敢创新、能创造的青年走上创业之路,共同书写属于青年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