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加大法治服务供给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王钰钦
近日,省司法厅制定印发《山西省司法厅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23条具体举措,加大法治服务供给,提升工作精准度和实效性,全力护航全省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
在着眼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加大法治统筹力度方面,全面总结评估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落实情况,系统谋划新一轮法治建设规划。加强部门间立法协调,健全完善立法草案共同研究起草、联合调研论证和同步修改完善机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指引、审查流程图和审查事项目录清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检查、乱罚款、乱收费等问题。全力打造 “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推进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系统集成、融合发展。持续推进“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调解+行政复议”等“调解+N”工作机制建设。推动出台《山西省行政裁决程序规定》。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加快形成一批普法宣讲品牌。聚焦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等重难点问题,开展“小切口”、精准化法治督察,推动责任落实。
在紧扣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打出法治助企组合拳方面,强化涉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审查,探索实行重大事项文件审查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优先办理、快审快结工作制度。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监督渠道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加大对规范行使行政执法裁量权的监督力度。开辟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加强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工作,建立涉民营企业行政复议案件跟踪督办机制。全面推行为新设立民营企业提供 “法律托管”服务,强化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规范商事调解组织日常管理和业务运行,推动仲裁机构设立全省重点产业和知识产权、金融等专业仲裁平台。
在立足重大项目建设年法治需求,提升法治供给质效方面,探索涉重大项目企业行政复议案件容缺受理,增加涉重大项目企业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实地核查次数和听证适用率,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推动“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法律服务团”主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提效、护航、优服、攻坚四大行动。推进重大项目法律援助全覆盖,研究制定《山西省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信息核查办法》,建立健全在线核查机制。加大仲裁服务力度,鼓励仲裁机构在企业、行业协会商会设立联络点,持续优化仲裁机构服务流程。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加强与发改、财政、统计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延伸和拓展“万所联万会”机制建设,搭建企业法律需求对接平台,精准服务全省“重大项目建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