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金融担当”服务区域经济
本报记者 高静 通讯员 蒋莉远
4月21日,记者从阳泉市农商银行获悉,该市农商银行作为深耕乡土、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始终以“支农支小”为己任,通过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效,赢得政府与客户的双重信赖。截至目前,该市农商银行新增存款37亿元,存款总额突破700亿元大关,资产总额突破900亿元,“700亿存款”的辉煌战绩,是千万农户的信任托付,是辖内企业的携手同行,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保障。
“三个引领”把握政治方向 夯实党的领导根基
强化党委龙头引领,市、县两级党委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紧密融合地方经济特点,科学制定战略规划。通过驻点办公、细致调研,精准把脉业务开展中的难点和痛点,及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战略指导。强化支部攻坚引领,全辖46个基层党支部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突出党员模范引领,500余名党员以身作则,积极践行党的宗旨,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服务客户、奉献社会等方面树立了标杆形象。
“四项融合”释放发展活力 提升金融服务品质
深化党建与业务的共建融合。坚定党建引领核心地位,认真落实省农商行党委《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入挖掘党建与业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交汇点,结合阳泉实际,对照6个大项18个要点54个工作事项,制定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三个清单”,推进党建联建共建,促进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深化机制与业务的创新融合。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升级线上业务产品、更新服务客群理念等方式,探索机制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路径,为业务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深化市场与业务的互动融合。加强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沟通对接,推动“分层级、全覆盖”市场主体对接工作,实现对关键商圈、专精特新企业、重点项目等客户群体的全覆盖服务。
深化政策与业务的协同融合。紧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对接政策需求,确保金融供给稳定,便民服务升级,为地方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五个发力”革新经营模式 提振高质量发展动能
该行在坚守本源上持续发力。辖内3家农商银行聚焦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及生态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围绕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大领域,优化服务、扶持政策、搭建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紧密对接国家产业规划和区域经济战略,重点对接“晋创谷·阳泉”、太旧高速改扩建等项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融合协作,构建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生态。
在产品创新上持续发力。紧跟政府工作动态、产业发展规划及市场环境变化,创新信贷产品,抢占市场;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利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推出特色产业信贷产品,批量授信,助力民营与小微企业。
在金融服务上持续发力。落实省农商行“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部署,推进“整村授信”“整区授信”,巩固农户评级授信基础。在养老金融、新市民服务等领域,提供多元化服务,实现服务转变,为社区居民生活贡献力量。
在降本增效上持续发力。锚定“六个实现”目标,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和费用支出,确保成本管控贯穿全过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匹配期限,科学规划增减时间,提高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防控风险上持续发力。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以“基础管理提升年”为契机,梳理优化制度、流程、机制,进一步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完善内部控制、强化员工风险意识培训、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资产管理、风险决策、风险管理及案防能力,巩固制度约束和人员管理,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