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14日

怎样与亲戚相处?这届年轻人有独特看法


  近期,网络上兴起“整顿了职场的00后开始整顿亲戚了”的话题,且热度持续攀升。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纷纷分享、收集各类“应对亲戚话术”,引发大量讨论。记者采访了解到,实际情况与网络热梗有别。当下的00后正以一种如“交友”般的创新模式,重新审视并处理亲戚关系。
  在家庭结构变迁、近亲数量逐步减少的大环境下,00后一方面借由这种方式重新梳理与近亲间的相处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远亲的交流,搭建起富有00后特色的新型亲戚社交圈。
  
  整顿话术不妥 生活中很难说出口
  
  已经两年没回家的小朱,今年终于在父母的催促下回家过年了。谈起两年没回家的原因,小朱说:“一回家就要面对问东问西的各路亲戚,我都怕了。”
  这次回家前,小朱特意在网上搜罗了一些“00后整顿亲戚圈”的流行热梗来应对亲戚们的“盘问”,一种是糊弄型,一种是反怼型。其中,糊弄型话术基本可适用于各类问题,无论亲戚问什么,都只用三个字回答,让对方没办法再接着往下追问。如果这些糊弄型的回复无法让亲戚“知难而退”,那第二种回怼型的话术也能让亲戚 “哑口无言”。这些回怼型的话术更适合针对催婚、催生、询问工资待遇等隐私问题。
  尽管小朱在回家前收藏了许多“00后整顿亲戚圈”的话术,但真正回到家后,他一句也没用上。今年过年,他只在家待了3天,拜访了两家关系较好的亲戚,随后便和女朋友外出游玩了。当亲戚问及他不想回答的问题时,他也只是巧妙岔开话题,借机离开。
  事实上,现实中大多数人跟小朱一样。虽然网上关于“00后整顿亲戚圈”的讨论十分热闹,但真正在生活中使用这些话术的人并不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年轻人对这一话题持保留态度,有人觉得 “说不出口”,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妥当。围绕这一话题,记者采访了包括刘悦、韩函在内的8位年轻人。采访中,所有受访者均表示,不会使用所谓的“整顿”话术来回应亲戚。然而,如果亲戚不断追问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超过一半的人会选择巧妙避开;少数受访者则表示,会通过开玩笑或转移话题的方式来应对。
  
  00后观念改变 与亲戚以朋友方式相处
  
  所谓的 “整顿亲戚圈”,00后们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反感的并非亲戚,而是那些缺乏边界感的言行。
  复旦大学副教授、中国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奕斐曾分享过一个关于亲戚间攀比的故事。她家有一位亲戚,从小就喜欢让沈奕斐和自己的孩子比身高,每次比较都以亲戚家的孩子“胜出”告终。这种比较甚至持续到沈奕斐读大学,直到她25岁结婚那天,亲戚依然没有停止这种行为。后来,沈奕斐和亲戚的孩子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位亲戚又开始拉着两个小孩比身高。最终,沈奕斐的女儿忍不住对亲戚说:“我不想比身高,长得高也没什么用,我们能不能比点别的?”
  沈奕斐认为,女儿的做法恰当,既不失礼貌,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除了攀比之外,另一种令人厌烦的亲戚交流方式是“爹味”太重。大三女生刘悦提到,有些亲戚总以过来人自居,喜欢指导别人,却意识不到自己有些观念在当下已经不适用。
  采访中,受访者普遍认为,亲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时经常联系且年龄相近的亲戚,有许多共同的回忆可以聊;另一类,则是那些不怎么来往的亲戚,为了套近乎只能尬聊,聊着聊着就触及感情、事业、家庭等不愿透露的个人隐私问题。后者,才是大家想“整顿”的对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吕军生认为,“00后整顿亲戚圈”现象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源于新旧文化的碰撞。他指出,过去长辈打听年轻人婚恋、工作等情况是普遍现象,本质是亲情的表达。然而,这种关心方式基于过去社会环境差异较小的背景,而如今社会差异加大,年轻人个性化增强,个体意识突出,长辈的过度关心容易让年轻人感到被冒犯。
  吕军生表示,尽管 “00后整顿亲戚圈”成为网络热梗,但现实中很少有年轻人真正使用。这说明年轻人依然尊重长辈,只是通过网络宣泄不满,展现了他们的善良与礼貌。在他看来,亲戚关系出现问题时,长辈也应反思,与时俱进,接纳晚辈的变化,尊重他们的生活状态,并以朋友的方式相处。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