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子研制便携式风光储一体装置
本报记者 高静
近日,山西能源学院的杨奕等多名学生在赵浩成等指导教师的带领下,依托扎实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实践精神,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一款便携式风光储一体装置,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该装置经由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与长期实践,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其创新设计亮点突出。其中,阿基米德螺旋叶片通过独特形状提升风能利用效率,可在低风速启动且噪音小,契合多种场景;可折叠太阳能板采用柔性材料与碳纤维折叠结构,由步进电机控制,展开时扩大发电面积,收纳后便携且不占空间;自动部署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和一键启动,人机交互界面简洁,能依据不同地区光照调整光伏板追光角度;基于神经网络的环境自适应功能,借助传感器监测环境参数,预测能源供需变化,确保不同环境下稳定发电。
据介绍,风光储一体化设计实现了能源多元化补充。光照足靠太阳能,风力强则风力发电接力,智能控制系统优化策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与供应稳定性。高性能储能系统搭配电池管理系统,存储电能并精准控制充放电。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无污染、无噪声,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储能系统实现电能存储再利用,环保高效。作为绿色能源技术的典型应用,该装置具备显著的环保效益。
此次成果不仅是该校“双碳”领域人才培养的标志性突破,更彰显了青年学子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发展的责任担当。未来,该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培育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