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举办地名大会“解码”三晋文化基因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近日,长治学院举办第五届“游山西胜地,品三晋文化”山西地名大会,旨在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研究能力。
本届大赛历经初赛笔试、复赛选拔,最终6支队伍晋级决赛。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陈德彧、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商伟凡等5名专家担任决赛评委。经过红色山西、多彩山西、古色山西、绿色山西、金色山西五个环节角逐,历史与旅游管理系长治队荣获一等奖,中文系临汾队和数学系吕梁队荣获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同队、化学系太原队和教育系朔州队荣获三等奖,体育系、生命科学系获评优秀组织奖。
活动现场,长治堆锦代表性传承人闫向军现场展示了非遗技艺,上党梆子剧团副团长郭栋杰带来戏曲表演,历史与旅游管理系学生演绎了黎侯虎制作技艺,让青年学子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长治学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武月明表示,山西地名大会作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将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与学生活动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