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4月04日

跨越600年寻根路 大型纪录片《寻根之旅》开机

山河小记者研学基地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揭牌


  本报记者 田璐 钟如杰
  
  4月3日,“大槐树移民故事”大型系列纪录片《寻根之旅》开机暨山河小记者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举行。此次活动既是对大槐树移民文化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 “老家”联络18个省500余个县的移民后裔的实践行动,还是积极拓展研学旅游课程、践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职责的一次积极尝试。
  据了解,《寻根之旅》聚焦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通过“姓氏溯源”“家训传承”“移民足迹”三大主题板块,结合实地探访、文物活化、专家访谈等多元叙事手法,深入挖掘移民史背后的文化基因。摄制组将跨越多个省,寻访移民后裔聚居地,用影像记录姓氏宗祠、族谱碑刻等珍贵文化遗产,并邀请历史学者、社会学家解读移民对中华文明融合与发展的深远影响。
  仪式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宏健表示,为了通过现代传播手段实现历史记忆的活态呈现,形成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前期,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与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文旅中华》栏目、河南省濮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山河小记者(山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方协商,决定在大槐树下拍摄专题纪录片,共话移民根祖情;开展小记者研学,共商研学旅游事。在大槐树文化挖掘宣传上推陈出新,在传统文化赓续弘扬中创新发展。
  《文旅中华》栏目是一档以“探寻文化根脉,传承文明之光”为宗旨的文化纪实栏目,致力于用镜头记录中华大地的历史厚度、人文深度与时代温度。《文旅中华》栏目总制片人、《寻根之旅》制片人孙志刚介绍了纪录片的相关情况,并表示,将以严谨的史学态度、创新的艺术表达和现代化的影像技术,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移民历程,挖掘“家国同构”“天下大同”的文化精神,让历史的回响与当代的价值共鸣共振,让“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世民谣再次焕发时代新声。
  深耕大槐树移民文化30年的研究者、《文旅中华》栏目顾问黄泽岭认为,这部纪录片不仅重构历史记忆、凝聚文化认同,还赋能乡村振兴、传承家国情怀。纪录片应深入挖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的演变历程,展现其从家族仪式发展为全球华人集体庆典的文化内核。可通过山东、河北等地移民后裔聚居区的文旅开发案例,展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的可行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文化IP运营经验。
  随后,山河小记者董事长张红勇介绍了小记者团情况及研学基地的设置意义。优秀小记者代表张芸熙进行了发言。
  据悉,《寻根之旅》拍摄期间,栏目组将联合多地文化研究机构,深入挖掘移民后裔的口述历史与家族记忆,打造兼具学术性与人文关怀的精品力作。纪录片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央新影发现之旅频道及海南卫视同步播出,并将在主流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短视频,以“短、平、快”的形式触达年轻观众,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