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3月28日

大学生石楼支教捐款帮办“暖心食堂”


  本报记者 张丽
  
  近日,在吕梁市石楼县支教的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孔宇寒,将积攒的2000元支教补助款捐赠给石楼县曹家垣乡道堡村“暖心食堂”,为乡村食堂购置了一批全新厨具。“暖心食堂”是道堡村村民自发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提供免费餐食的公益项目,由于厨具老旧、设备不足,食堂一度面临运营困境。孔宇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他的善举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
  
  异乡支教 捐款筹办
  
  上大学时,孔宇寒就一直热衷于志愿服务,多次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文体活动、大型赛事等。他认为,志愿服务不应只局限于某些方面或某些具体的人,身边各种有需要的人或事,他都可以提供帮助。
  2024年8月,孔宇寒来到石楼县职业中学任教。来到石楼县后,他作为石楼县与山东大学合作联络员及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石楼队队长,积极参与当地的志愿服务与公益帮扶项目。
  在此期间,孔宇寒认识了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刘辉,两人曾对该县曹家垣乡道堡村进行过走访。孔宇寒告诉记者,走访中他得知,刘辉和4名同乡利用废弃学校,筹建道堡村“暖心食堂”。
  原来,道堡村许多村民家中的年轻人已前往县城或外地工作,而家中留下的很多老人行动不便或身患疾病,难以得到有效照料。尤其是老人的日常饮食达不到营养均衡标准,甚至有时吃不上一顿热乎饭。
  刘辉的善举,让孔宇寒很是触动,他决心为“暖心食堂”出一分力。于是,他省吃俭用,将西部计划志愿者支教补帖款积攒下来,捐助给道堡村 “暖心食堂”,为食堂添置了电磁炉、不锈钢蒸锅等基础厨具。
  
  平凡之举 温暖人心
  
  作为山东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孔宇寒始终践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誓言。在石楼县支教期间,他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其间,他发起了“薪书计划”等活动,为山区儿童捐赠物资、传递希望。此次捐款,他更是将关怀从课堂延伸至民生,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小孔的善举不仅是物质支持,更让我们看到年轻人对社会的热忱。”道堡村“暖心食堂”负责人说。
  一位留守老人感动地说:“这些新锅灶做出的饭菜更香了,心里也更暖了。”
  面对这些赞许,孔宇寒则谦逊地回应:“钱虽不多,但能帮到大家,便是我支教生涯最珍贵的收获。”
  他的行动也感染了其他支教队员,团队正筹划联合更多社会力量,为食堂提供长期支持。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公益基因融入支教使命。从大同灵丘的棉服围巾捐赠活动,到如今孔宇寒的捐款置办厨具,一代代支教队员以点滴行动汇聚成河。正如孔宇寒在日记中所写:“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播撒善意的种子。当我们俯身倾听土地的声音,便能找到奉献最质朴的答案。”
  这份温暖,不仅让道堡村“暖心食堂”的炊烟更加袅袅,更点燃了乡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未来,这份爱心将继续传递下去,不断提升当地村民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