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为学校共青团发展“把脉”定向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李娜
近日,团大同市委书记侯晓楠率学校部调研组赴市第七中学,参加主题团日活动,并与团员学生交流,深入了解学校团组织建设、青少年培养引领及困境帮扶工作。通过“实地看、现场问、深入谈”的方式,为学校共青团发展“把脉”定向,共绘青少年成长“同心圆”。
调研组参观了大同七中团委主办的“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作品展。该活动以3月“雷锋月”为契机,通过“文创作品展示+公益实践”的创新形式,将雷锋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实践,动员全校师生捐赠书籍、手工艺品、文具等闲置物品并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用于班级活动及定向帮扶困难群体。调研组还来到爱心义卖活动现场,以实际行动为公益助力,师生们纷纷为这份 “暖心支持”点赞。
以学雷锋义卖活动为依托,大同七中团委同步开展了诗词品读会和校园文创设计展,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积极推进诗词品读与创新实践双线并进。调研组驻足青少年原创诗词作品展区,聆听学生们现场进行诗词接龙,并参与互动交流。文创展台前,大家认真观摩了学生们的创意设计,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大家的爱心行动。
随后,调研组与大同七中党总支书记王辉及团委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商青少年成长发展助力帮扶机制。王辉介绍了学校共青团在“团队工作规范化”“主题活动品牌化”“素质培养体系化”等方面的探索,并重点介绍了学校通过对点对人、汇聚资源、心理疏导、荣誉激励等方式,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助力帮扶行动,特别是对家庭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精准关爱等举措,有效激发了全校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和组织信任感。
侯晓楠在座谈中表示,一方面,对基层团组织特别是学校共青团而言,精准对接服务团员学生的工作实际决定了团组织工作的深度重要性。学校团委要把准学校任务、青少年需求的融合点,进一步强化与上级团委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升为党育人实效。另一方面,关心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共青团职责所在,团大同市委将以全面推进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为依托,继续发挥组织优势,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关爱合力。
通过沟通交流,团大同市委现场认领部分困境青少年帮扶任务,并表示将联动社会资源,提供长期支持。
积极开展调研交流,既是团大同市委深入基层、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化团教协同育人的生动展现,更为基层团组织建设与青少年成长服务指明了实践路径。立足职责主业,团市委将持续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护青少年向阳生长,推动“为党育人”使命与青少年需求深度融合,让共青团的组织力、服务力真正转化为青少年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