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成炬 点亮社区居民“幸福灯”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在阳泉市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张欢欢从网格员到如今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十二年如一日,宛如温暖的光照亮着居民生活的每个角落。她以女性独有的细致与果敢,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成为基层治理中熠熠生辉的巾帼力量。
呵护妇女儿童
作为基层工作者,张欢欢始终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放在心上,积极引导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组织举办妇女维权讲座,引导妇女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同时,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春节、元宵节、妇女节、儿童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妇女和儿童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于儿童,张欢欢更是关怀备至。小河滩属于典型的工矿型社区,孩子们的父母都是矿上的职工,平日里陪伴孩子较少,教育也存在缺失。为此,她主动谋划探索开展“五社联动 石榴护蕾”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志愿者对孩子们进行课外辅导和心理疏导。同时,利用寒暑假的假期托管班,开展有特色的手工课、非遗传承活动、文体及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假期有“趣”处、家长有“托”付。因社区离市区较远,她还积极对接阳泉市图书馆,挂牌成立了流动图书站点,定期为辖区青少年更换书籍,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社区的角落、温暖着居民的心。
营造和谐社区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居民生活的温暖港湾。小河滩社区属于老旧小区,存在着排水易堵、楼栋内外墙皮脱落、楼顶漏水、公共设施缺乏等问题,这既是社区治理的难点,也是居民生活的痛点。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张欢欢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在“一社一品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五星”小区,进一步深化“四双”“三联”工作机制,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之间的联系,通过月度对接制度,先后解决了拆除铁桥、清理废旧饮水机、免费存放电动自行车等事项,实现了精准服务,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做好基层治理工作的同时,张欢欢不断探索着服务新机制,积极弥补服务中的短板,以阵地为依托、以组织力量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基础,有效发挥法律顾问、“五老人员”志愿者等专业人才的作用,创新“普法籽、文明籽、先锋籽、文化籽、科普籽、爱心籽、平安籽”的“七籽”网格特色服务,并延伸特色服务的触角、扩大服务阵地,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整体水平,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共同体,确保基层网格“战斗堡垒”更加坚实可靠。
社区居民的一件件小事,始终是张欢欢心中的大事。在老旧小区里,邻里之间、物业公司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层出不穷。为此,她积极探索矛盾化解、源头治理的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方法,挂牌成立了“石榴籽”人民调解室,运用专业的队伍、严格的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一体化”调处体系。
2024年9月的一天,一户居民装修卫生间后,接了大量水验证防水层是否漏水。楼下居民发现家中墙壁渗水、张贴的壁布出现损坏,便上楼询问。装修工人不仅不查看漏水原因,且态度恶劣、出言不逊,双方发生了争执。张欢欢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先是安抚了双方的情绪,之后在调委会办公室对双方进行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最终,成功化解了这场纠纷。像这样的调解工作,张欢欢每年得处理几十起,她用温暖的话语、公正的态度,将矛盾消弭于无形,为社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
作为基层工作者,张欢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工作中,她以爱为基,在社区治理、服务居民等方面贡献着力量,是基层和谐的守护者、群众心中的贴心者、儿童成长的呵护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是社区发展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