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传递爱 当好居民“贴心人”
本报记者 陈晓平
张艳霞是土生土长的神池人,大学毕业后返回家乡,加入到服务家乡人民的事业中。
她先后在神池县委政法委龙泉镇矛盾调解中心任调解员,在神池县街道办事处龙泉路社区任网格员。2021年9月至今,在龙泉路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兼主任。
在她的心中,社区是温暖的家,居民是至亲的家人。
构建服务模式 服务家乡人民
张艳霞任职以来,携手社区两委班子,紧扣“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这一核心目标,全力构建社区共建、党员志愿者服务、便民服务一体化的一站式服务体系,精心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致力于提升服务居民的质量与水平,让社区焕发生机,成为党和政府与居民紧密联系的“连心桥”、为社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站”。
“志愿服务绝非空泛口号,而是要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他人送去帮助。”作为社区党委书记,张艳霞深刻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不仅要管理社区的繁杂事务,更要为居民打造温馨、和谐、充满关爱的生活家园。
她积极投身并精心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无论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活动现场总能看到她率先到达、紧张忙碌的身影,她的热情与爱心如同一束光,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她的引领下,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越来越多的居民踊跃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深深扎根,蓬勃生长。
2021年,张艳霞初到龙泉路社区时,社区各项工作尚不完善。但她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充分发扬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将走访社区住户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她放弃休息日,起早贪黑,利用居民早晚在家的时间,耗时3个月,走访了辖区1000多户居民,掌握了详实的一手资料。
在走访过程中,她特别留意到社区里有许多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不便的老人。对此,她组织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常态化服务。同时,她格外关注社区老党员,开展上门送学活动,让老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并联合辖区企业慰问困境学生,情暖莘莘学子。
创新服务形式 满足居民需求
张艳霞深知,志愿服务活动不能因循守旧,只有不断创新形式,才能精准满足居民需求,吸引更多居民参与。为此,她积极思考,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汇总形成基层群众的“需求菜单”,通过“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好实事,让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
为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她利用各个时间节点,精心策划了系列活动。三八妇女节,为妇女送上法律知识,开展手工活动,助力妇女提升自我、放松身心。利用“微”服务日,为困难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理发、义诊、缝补、修理、卫生保洁等爱心志愿服务。此外,还通过发动社区、小区和退休党员,成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以社区管理小区,以党员服务小区,将红色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提升服务能力 用爱温暖他人
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也要提升服务水平与能力。张艳霞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借助社区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与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同时,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
张艳霞同时也是神池县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席、神池县人民陪审员。2023年荣获“忻州好人”荣誉称号,同年荣获“神池好人”荣誉称号。她以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树立了榜样,她的奉献精神和无私付出赢得了社区及居民的广泛赞誉与认可。
“在她的带领下,社区志愿服务成效显著。社区环境愈发整洁,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她用行动诠释了社区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与担当,用奉献书写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崭新篇章。”忻州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表示:“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社区志愿服务之路,让更多的居民在奉献中找到自身价值,让社区处处洋溢着爱与希望。”
张艳霞表示:“未来,自己将继续带领社区志愿者,用爱与奉献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多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