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本报记者 郭丽菲 通讯员 王海云
2025年3月3日是第12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主题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投融资:投资于人类与地球”。我国的活动主题是 “加大物种保护投入力度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当天上午,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太原市植物园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
据介绍,太原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涵盖了陆栖脊椎动物22目71科310种。其中,有249种鸟类在此或栖息繁衍,或短暂停留;有哺乳类动物44种;有爬行类动物12种;有两栖类动物5种。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褐马鸡、黑鹳、金雕、大鸨、秃鹫、金钱豹、原麝7种。褐马鸡作为山西的“省鸟”,经过多年的悉心保护,其种群数量稳步增长,已然成为太原生态环境改善的靓丽名片。野生植物方面,太原分布着维管植物138科583属1111种。
近年来,太原市始终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深入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着力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现了绿色家园更加和谐、美好,生物精灵更加宁静祥和。
去年,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清风行动2024”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合行动,破获1起盗挖、运输、贩卖野生蝎子(东亚钳蝎)案件,劝停2起马戏团涉及野生动物的非法展演;在长风商务区鸟类飞行经常冲撞的玻璃护栏上,采取图绘及张贴磨砂玻璃贴膜,降低玻璃板的透明度及反射折射度的措施,保护鸟类。全年救助野生动物38只,其中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2只、秃鹫1只。
太原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介绍,太原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太原的宝贵财富,不仅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省城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还在文化、美学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今后,太原市将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野生动植物及重要栖息地、鸟类迁飞通道保护监测体系,强化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网络、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网络建设,全面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能力和水平,让并州大地生物多样性家谱不断丰富,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