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26日

运城1800余名返乡学子扎根基层长才干


  本报记者 李云霞 文/图
  
  日前,运城市2025年“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2025年寒假以来,团运城市委坚持“双向选择、就近就便”原则,采取“电话初步对接、线上材料审核、线下面试筛选”三个步骤,稳步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走深走实。“返家乡”社会实践工作自1月中旬启动以来,共发布实习实训岗位2137个,接收实习申请学生2914人,完成实习1800余人。
  为切实发挥好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团运城市委在大学生返乡实践过程中着力打造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开展“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我与运城共发展”座谈会9场;150余名大学生参与“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300余名大学生助力年货集市,开展写春联送春联等新春送福活动;600余名大学生深入乡镇街道开展环境整治活动;1100余名大学生在各个景区助力春节文旅;400余名大学生积极参与社火表演和保障志愿服务;200余名大学生助力“春风行动”;150余名大学生开展“黄河守护,青春赋能”、“河小青”净滩行动等……今年寒假期间,返乡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用智慧和汗水在河东大地上书写了一份满意的青春答卷。
  
  凝聚青年力量 服务基层治理
  
  春节前夕,团运城市委赴包联的吉祥社区开展新春走访慰问活动。送春联活动现场,书法家们挥毫泼墨,抒发辞旧迎新、喜迎新春之情,将一幅幅充满浓情厚意的春联送到社区居民手中。
  与此同时,推拿协会的学生志愿者用娴熟的技术为社区里的老人推拿按摩,缓解他们长期以来的腰酸背痛问题。志愿者一边按摩,一边仔细询问老人的健康状况,同时针对老人不同的身体状况提出针对性的调养意见,并将一些简单的理疗手法传授给他们。
  为动员团员和青年积极投身社区工作实践,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团新绛县委组织30余名返乡大学生开展了“团聚青年力量,赋能社区青春共治”活动,为社区居民送去新春的关怀与祝福。
  活动中,大学生分组前往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院子、擦拭家具,还与老人们促膝长谈,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故事。每一个微笑、每一句问候,都在编织着一份温暖的关怀,让他们在这个新年不再孤单。
  此外,“青春护苗 七彩假期”寒假爱心托管班、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居民区环境卫生大清扫及“暖冬行动”等在运城市共青团组织中同步开展。这些活动不仅为社区基层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更在实践中锻炼了大学生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了人才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也实现了个人与社区的共同成长。
  
  传承志愿精神 助力家乡发展
  
  随着新春渐近,春运大幕开启。团河津市委组织20余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客运站和高铁站的各个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旅客提供路线指引、行李搬运、秩序维护、票务协助等服务,为春运工作注入全新活力,用爱心和温暖守护旅客安全出行。
  春节期间,新绛县为游客精心烹制了一场年味满满、特色突出的春节文化盛宴,绛州古城成了春节期间的热门打卡地。为全力做好春节假期旅游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安全有序、文明暖心的节日旅游环境,团新绛县委组织212名返乡大学生开展春节文旅志愿服务活动。
  从大年初一开始,大学生放弃休息时间,坚守在各个景区、停车场、街道卡口等岗位,开展文明引导、秩序维护、游览答疑、景点讲解、夜间巡逻、餐饮配送等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成为节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寻年俗、燃社火、讨彩头,元宵佳节,运城各地精彩的社火表演接连上演。为更好挖掘、传承和弘扬地方特色民间民俗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团垣曲县委组织100余名返乡大学生组建了大学生社火表演方队,积极参与该县元宵节社火表演活动。从每天长达8个多小时的排练到正式参演,青年学子们都展现出了自信昂扬、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他们舞出了青春与活力,舞出了人民群众对节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还以强烈的奉献精神,为观众提供引导咨询、秩序维持、失物认领等志愿服务,为社火表演创造文明、有序的观赏环境。
  春节假期我在岗,志愿服务暖人心。实践过程中,运城市各个角落都涌现出返乡学子的身影,他们积极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触摸乡情故土 投身家乡建设
  
  为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深化对家乡文化的认识与传承,团盐湖区委组织实习实训大学生开展以“探寻河东文化 感悟历史底蕴”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大学生深入盐湖区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和河东成语典故园,通过实地参观和互动体验,对家乡的热爱更加浓厚,为家乡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更加坚定。
  团平陆县委组织30余名返乡大学生参加了黄河生态文化研学活动。大学生们坐上游船,观赏黄河风景的同时了解黄河文化及生态变迁,认真体会“一泓清水入黄河”的生态理念,更加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内涵。
  团永济市委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国情教育”研学活动,青年学子学习了该市“543”现代产业矩阵的发展思路,从赓续红色血脉的中共虞临永支部到科技兴农的运城永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从非遗焕新的惠畅手织布工坊再到智造标杆山西阳煤千军汽车部件有限责任公司,这场融汇历史、科技、文化与工业的实践之旅,让青年学子触摸到永济发展的多维脉搏。
  为助力在外学子深入了解家乡变化,吸引青年人才回乡发展,团稷山县委组织50名返家乡大学生开展了主题研学活动,让在外学子在活动中感受家乡魅力,共话未来发展。
  如何更好地引导返乡学子热爱家乡、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团芮城县委组织50余名返乡大学生开展了“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青年座谈会。会上,青年学子带着满满的青春活力与奇思妙想,“一头扎进”家乡建设,共述乡情故土情怀,切实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奉献青春,实现家乡“颜值”与实力双双飙升。
  青春返家乡,筑梦正当时。团运城市委举办了2025年寒假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总结会暨“我与运城共发展”恳谈会。会上,大学生代表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参加实习实训的初心、足迹、收获、感悟,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并结合自身专业对运城市委提出的“一城两区三门户”的目标和思路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团运城市委书记任伟娜勉励大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分子,要厚植家国情怀,以“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政治自觉和 “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不必有我”的思想境界,自觉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全市上下同题共答,卯足干劲,奋发有为,凝聚起优秀青年人才感恩家乡、回报桑梓的青春力量,涌动起建设家乡热潮,为运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