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19日
共青团河津市委委员、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陈宇佟

奉献家乡 于实践中浇灌青春之花


  本报记者 李云霞
  
  陈宇佟出生于2004年,运城市河津人,2022年考入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共青团河津市委委员、河津市爱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陈宇佟始终秉持青年学生“能为、可为、善为”的理念,淬炼品质,增长才干,倾情奉献,服务家乡,各项成绩斐然,志愿服务总时长3000余小时,累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荣誉共50余次,入选共青团中央2023年度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表扬个人名单。
  
  砥砺奋斗勇担当
  
  “选择所热爱的,热爱所选择的”。生在河津、长在河津的陈宇佟初中阶段便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升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
  2018年2月,偶然的机遇下,陈宇佟接触到社会实践——参与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此后,他参与了中德中澳文化交流周、全国油画名家河津行、敬老孝亲等活动,夯实了“实践之基”。“总想着多参与一些实践活动,在服务和奉献中提升能力、感知社会,同时也为家乡贡献绵薄之力。”陈宇佟说。
  2021年,陈宇佟被选拔为河津中学学生会主席。其间,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及素质拓展实践活动,推动“志愿服务进校园”顺利开展,助力文明校园建设。同年7月,他作为代表参加了共青团河津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他表示,要始终铭记嘱托,在砥砺奋斗中不断前进。
  在培育中走向实践,在砥砺中走向未来。陈宇佟连续4年获评优秀志愿者称号,荣获河津市优秀共青团员、河津市新时代好少年等荣誉,唱响了青春之歌,也为接下来的“返家乡”之旅奠定了良好基础。
  
  青春赋能展风采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从2023年寒假开始,陈宇佟连续4次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家燕归巢”之时赴约,以青春赋能社会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多次获评河津市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获2024年山西省大学生实习实训优秀个人。
  在团河津市委的指导下,陈宇佟组建了 “‘小鲤鱼’法护黄河,跃龙门青春大爱”实践团队,结合法护黄河和传统文化元素,自主设计发布了“耿仔”IP形象,扩大了影响力。“希望发挥大学生的特长优势,创新表达形式,通过催生具有‘青年味’的新范式,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陈宇佟表示。通过不懈努力,团队最终荣获2024年山西省“法护黄河青春行”青少年宣讲黄河保护法暨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二等奖。
  除了深入多样化场所进行宣讲、开展净滩行动外,陈宇佟还组织开展了河津市首届大学生“青春杯”辩论赛、“法护黄河”主题游园会等活动,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化教于心,奏起尊法守法、爱河护河的青春交响乐。
  此外,在关爱儿童、文明城市建设等方面,陈宇佟同样倾情投入、无私奉献。
  
  团青聚力善作为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陈宇佟相信,只有在“实践”和“带动”的双轮驱动下,才能吸引更多青年学生积极投身“返家乡”社会实践,推动实践活动取得更大成效、收获更多成果。
  2023年,河津市首次聘用高校青年学生担任兼职团干部,陈宇佟便是其中一员。他与其他兼职团干部一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返乡期间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创新形式,是“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心骨”;在校期间,他们依托微信公众号打造“河青动态”宣传专栏,宣传推广河津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态。“团委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机会,通过这一平台,我们不仅可以施展才干,还可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陈宇佟说。
  “青年之志在四方,来时之路在家乡”。陈宇佟始终关心家乡发展,积极为家乡发展贡献智慧。他将所学知识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促进青年社会融入的提案》《关于提升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过程质量的提案》等,入选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模拟政协提案作品”。
  一场场活动、一次次荣誉背后是陈宇佟和同伴努力的结果,见证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
  “社会实践是别样的生动课堂,结课成果十分丰硕,同时也鞭策着我们走向未来、挺膺担当。”采访最后,陈宇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将心怀寥廓之志,身践跬步之行,当好社会实践的“回头客”和“宣传者”,服务家乡发展建设,于实践中浇灌青春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