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2月18日

科技赋能 阳高县蓝莓种植助农增收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周振宇
  
  2月16日,晨光洒向阳高县沃林现代农业高新产业园,160亩高标准设施蓝莓种植基地里,身披“白霜”的蓝莓果挂满枝头。眼下正是成熟季,工人们穿梭其中,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浆果,分拣、包装、装车……当天,这些蓝莓果就走出产业园,直奔北京、上海等地。
  “大,脆,糖度还高!一斤能卖到130元。进入成熟季以来,每天还能吸引不少游客入园采摘。”园区负责人刘焕龙轻轻摸着一颗颗蓝莓,脸上满是喜悦。
  蓝莓在阳高落地生根的背后,不仅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优势,更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园区采用行业领先的零耗能日光温室大棚,运用基质盆栽、水肥一体化、生物补光灯等设备进行标准化管理,精准控制光、温、水、气、肥等条件,让蓝莓实现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
  阳高蓝莓市场走俏,除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外,还充分发挥联农、带农、助农的纽带作用,累计带动周边10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增收上万元。
  “蓝莓产业发展为全年现代农业发展开了好头!”阳高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吕海说,阳高县将立足设施农业大县资源优势,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化、智能化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蓝莓品质,着力把蓝莓产业培育成引领阳高特色农业发展的大产业,为群众绘就“蓝”不住的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