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团”聚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孟存田 通讯员 褚静宜
2024年,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持续发挥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擦亮“青”字号品牌,“团”聚青春力量,在青年思想政治引领、青年助力党政中心大局、服务青年健康成长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狠抓队伍建设
2024年,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通过“青年大学习”、分享交流会、专题培训、团干部培训班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举办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青年骨干培训,引导广大青年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践力量。
在着力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方面,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潜心打造“机关青年学习汇”活动品牌。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持续擦亮并拓展“青”字号品牌项目,提高青年的理论素养和综合能力。每两个月举办1期 “机关青年学习汇”,集中开展理论骨干培训、座谈研讨、专题讲座、经典诵读等活动,督导青年干部在学习实践中提升能力水平、强化理想信念、筑牢廉洁之基。开展6期青年学习汇活动,覆盖青年干部500余人。
此外,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举办了“青年学习汇”暨巾帼劳模工匠宣讲会,邀请巾帼劳模工匠,结合自身经历,从多个角度分享了她们的成长故事和奋斗历程,激励引导市直机关广大青年、干部职工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为推动阳泉高质量转型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时代画卷。2024年,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直属的市农业农村局团支部,组织该局44名青年干部在定点帮扶村“安营扎寨”,轮岗实践。同时,认领 “一老一小一特”等弱势群体 “微心愿”,征集、处置村民急难愁盼事情13项。
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以 “培育持证一体、产业就业融合、增效增收同步”为导向,面向院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群体,开展了“农村创新创业者培训计划”,201名青年投身乡村,为乡村振兴书写时代画卷。
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开展 “为民办实事行动”,认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联合青年干警走访企业、开展法律宣讲、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结合开学季、检察开放日、“六一”等特殊时间节点,以“防欺凌”“防侵害”“防诱骗”等为主题,开展了法治进校园活动100余次。
此外,阳泉市园林管理处团支部带领团员和青年开展植树节主题宣传活动,向团员和青年宣讲了 《阳泉市城市绿化条例》《山西省城市古树名木和城市大树保护管理办法》,并在桃河南岸沿岸栽植1000余株树苗,用实际行动宣扬了“建百里太行山水画廊,享生态宜居美丽阳泉”,为动员市民加入到园林建设中营造了良好氛围。市体校团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勤学苦练,在各级比赛中争金夺银,为校争光。值得一提的是,培养输送的青年运动员是巴黎奥运会射击女子25米手枪项目决赛中年龄最小的参赛者,最终收获排名第5位成绩,创山西女子射击项目参加奥运会最好成绩。
服务青年发展
团组织要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2024年,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举办了“缘定中秋 只为遇见”青年交友联谊活动,近80名未婚青年参加。联谊通过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各类活动,将学习、交流、交友贯穿全过程,为单身青年搭建了“认识交流、发展友谊、收获爱情”的桥梁平台。
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还开展了青年阅读分享活动,以团小组会、主题团日、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分享读书后的所学所想所思,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积极搭建青少年展现自我、互动交流的平台,丰富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团员和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青年大力传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集中入团仪式,组织新发展团员参加入团仪式,组织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让团员和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青春志愿服务活动,面向重点人群、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方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结对帮扶、敬老助老、亲情陪伴等社会帮扶志愿服务,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挺膺担当砺青春,奋楫扬帆启新程。接下来,阳泉市市直机关团工委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特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