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个非遗年俗艺术展开展
本报记者 裴艳玉 文/图
1月26日,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 “年自万物生”——2025山西非遗年俗艺术展在太原美术馆开展。据悉,本次展览为山西首个非遗年俗艺术展。
2025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展览主办方汇聚全国多名青年策展人、数字媒体设计师、艺术家,通过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再创作,把人们记忆中的传统年味,以生活化的视角、年轻化的表达、时尚化的样态呈现出来,让年文化焕发新的时代生机。
本次展览以“年自万物生”为主题,取意“为万物过年”,是山西木版年画中重要的创作理念,也是此次非遗年俗艺术展的创作起点,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空间,将概念中、共识中、语言中的“年”落到视、听、味、嗅、触的“五感”中,通过调动大家的“五感”,与展品进行零距离接触。展览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新媒体)、触觉(互动)、蛇年展区6个单元,共展出200余件作品。这些展品有山西木版年画的现代装置,有需要观众一起互动完成的展示,还有过年的各种声音体验和过年味道的气味装置,观众可以细细品味数字多媒体艺术。在蛇年展区展出的是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永忠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剪纸艺术装置,曲意蜿蜒的蛇形装置和上下映衬的“巳”字共同环绕出新岁期待。展览期间,绛州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全生将驻场带领观众体验年画的印制过程,让观众在体验非遗的同时,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感受非遗的精神内涵。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16日,其中1月28日至29日(除夕至初一)及工作日逢周一闭馆,其余时间正常开放。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希望通过这次非遗年俗艺术展,向观众展示“春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让大家对世代相传的“过年”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更多人关注“春节”非遗、传承“春节”非遗、沉浸式体验非遗年味。